欧洲金靴:他的死轻于鸿毛
“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套房,在家住一套,出去休假时住另一套。”
“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
“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
“12亿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下岗工人到农村去!”
“中国应该持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因为不这样做,中国的GDP就要掉下来,就会有更多的工人失业。”
“中国应该用就业促进就业,因为有一批人就业了,赚了钱他马上会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赚钱的机会,很多人失业不是坏事。”
“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的。”
“房价涨的快是好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
“中国不应该建成福利社会,否则人们便没有危机感,不好好工作。”
“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
“国有资产要就是一碗饭,要往上面吐吐沫。”
“我们不能低估舆论对中国企业生存发展的危害性。”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做的,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这是第一大成绩。”
“靠宏观经济调控,这是我们的症结所在。”
“‘穷人’应该换个词,叫‘待富者’。”
1
1986年4月26日,西方的报纸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
在中国出现了另一种思路:走股份制改革的道路!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声浪,是因为前一天夜晚的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内召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讨论会。
用时任报告者自己的话说:
与会学生和年轻的教师难以忘却,报告定在晚上七点开始,但下午五点多就有学生来占位子。当北京大学学生会的同学在六点半钟在门口接待我时,办公楼门前已人山人海,再也挤不进去了。幸亏从办公楼一层大厅中走出一些保安,才把我迎进去。
到了二楼报告厅一看,地上坐的是人,窗台上也是人,连主席台上的两侧和后排都满是听众。这表明北京大学的学生和年轻教师是多么拥护改革开放!
这位报告者,就是厉以宁。
颇为讽刺的是,那场研讨会竟然是以“纪念五四运动”的名义而开展。
那一年,中国的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延伸,面临的问题相当复杂,特别是价格“双GUI制”的负面影响日趋显现,逐步呈现出压制不住的势头,社会矛盾重重。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