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反腐风暴越刮越猛,释放什么信号?
2023年,金融反腐风暴越刮越猛。据不完全统计,3月份国有大行已有8人被查。当前,资本领域反腐败已成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关键一环,也成为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举措。鉴于此,有必要在厘清我国金融腐败基本类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金融腐败的新特征新趋势和治理对策。
反腐名单“拉长”
作为反腐工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金融领域的高压态势已然常态化。
2022年,我国有44名各大国有银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高层(不包括地方高层)接受调查。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的“执纪审查”人员进行不完全统计发现,2023年以来,金融系统接受调查的干部达29人。其中,中管干部2名,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20人,省管干部7名。
毫无疑问,2023年,金融反腐风暴会越刮越猛。
释放明确信号
一段时间以来,中纪委有关负责同志、驻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都表达过明确态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不断刊文,释放明确信号。
在这些发声中,“坚决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纽带”成为金融反腐的一个重要主题词。
◆2023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公布,谈及下一阶段党风廉政工作的重点领域时,公报提到,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粮食购销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
◆2023年2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三审查调查室发表题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文章。对于金融反腐,这篇文章明确,加大对“影子股东”“影子公司”“政商旋转门”“提前筑巢”“逃逸式辞职”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查处力度,坚决斩断权力与资本的勾连纽带,在金融、央企领域形成惩治腐败的有力震慑。
◆2022年12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曲吉山也撰文指出,统筹好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反腐,紧盯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坚决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纽带,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利益链”“关系网”。
◆2023年3月27日,在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动员部署会上,中纪委书记李希再次就对金融单位开展“回头看”作出工作要求。李希指出,要深入检查落实上一轮巡视整改要求的实际行动和成效,督促金融单位把巡视整改与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金融改革的部署要求结合起来,推动解决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资本腐败类型
资本领域腐败涉及权力寻租、收受贿赂、内幕交易等多方面问题,其可被分为资金交易腐败和监管腐败两大类型。资金交易腐败和监管腐败均是用“权”换“利”行为。资金交易腐败是指利用配置金融资源的权力进行违规交易,换取手续费、佣金等名义给付的现金或实物。监管腐败是指利用金融监管的行政权力进行违规操作,换取腐败租金、腐败收益等。具体分析如下: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