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京津冀暴雨与新冠大流行


  近日,京津冀地区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雨袭击,这场暴雨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北京的降水极值出现在昌平的王家园水库,为744.8毫米,刷新了北京地区有仪器记录以来的降雨量,是140年来最大降雨,也超过了2012年721暴雨事件中的极值(541毫米);而河北局地累计雨量甚至超过了1000毫米,多地出现山洪、塌方、中小河流洪水等灾害。

  截至8月1日6时,此轮强降雨仅在北京地区就造成11人遇难,27人失联(1日14时58分最新消息 ,已有14名失联人员确认安全)。

  这一损失,相比2012年发生在北京的721暴雨已经有所降低,这一方面得益于721暴雨事件的教训倒逼了城市救灾响应机制的改进;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取得了巨大进步,提供了更加精准的短临预报,为更有效的提前相应提供了物质基础。

  即便如此,此轮暴雨造成的群众生命及财产损失仍然是巨大的,仍旧是令人痛心的。

  具体来看,此轮京津冀强降水是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偏南暖湿气流,与第5号台风“杜苏芮”以及第6号台风“卡努”在华北一带汇集的结果。

  然而,从更广泛的背景来看,此轮强降水造成的洪涝灾害却是全球变暖以及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今年5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评估报告说,持续三年的异常顽固的“三重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让人谈之色变的厄尔尼诺现象即将到来,全球气候或从一种异常进入另一种异常。

  全球变暖时代,这两种交替出现的诞生于海洋的水温异常现象,往往会使气候规律“失调”:“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全球性的气候“加剧反常”现象,通常是“该热更热、该冷更冷、该雨更雨、该旱更旱”,对我国的影响往往是“南旱北涝”;“厄尔尼诺”现象则是全球性的气候“反向反常”现象,通常是“该热不热、该冷不冷、该雨不雨、该旱不旱”,对我国的影响往往是“南涝北旱”。

  通常来讲,“拉尼娜”现象可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然而,过去三年异常顽固的“三重拉尼娜”现象却并未起到这样的作用。全球变暖的影响之下,2022年的极端热浪、干旱和破坏性洪水使全球数百万人受灾,造成数十亿美元经济损失;我国长江流域遭遇了极端性高温,干旱的模式,这是罕见的,以至于我国长江流域遭遇了近60年来最极端性转变,江河断流,各大湖泊没有雨水。

  2023年,这样的趋势变得更加严峻,极端高温天气在此前两个多月已经严重影响到北京等全国多个地方,户外的体力劳动者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威胁,紧接着就是席卷东南沿海地区的强台风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强降水。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