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 前总理的挂念:六亿人月入千元,还不够租房


  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近日在上海休息,2023年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突闻这个消息,笔者想起了这位前总理在2020年5月28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的话: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这段话在当时被很多人解释为“说出了真相”,“敢亮家底”,事实上这个“真相”和“家底”每年都会公布,只是在主流媒体的宣传中“虚焦”了,以至于让多数群众没有注意到。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公布的数字,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其中收入最低的40%家庭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79元,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5元。

  按照总人口折算一下的话,确实就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甚至还不到。

  那么,这“六亿人”是哪些群体呢?

  中国统计年鉴将居民收入按照人数的各20%进行了五等份,分为“低、中低、中等、中高、高”这五等,其中201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66元、8509元、12530元、18052元、34043元,对应的月收入也就是306元、709元、1044元、1504元、2837元,前四等的平均月收入为890元,还不到1000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还有五亿人常住在农村,也就是说大约有四亿农村居民的月均收入为890元,离1000元还差100余元。以1000元划线的话,不足1000元的农村居民可能要占到五亿常住农村人口的90%以上。

  不过在计算城镇化率的时候,还有一个数字,那就是户籍城镇化率,这个数字在2021年的统计为仅为46.7%,与城镇化率相差了18.02%,约2.5亿人,也就是常住在城镇、户籍在农村,可能只在春节回一趟老家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刚好又是城镇地区低收入及中低收入群体的主力,从而补足了月入不足千元的“六亿人”。

  而这2.5亿常住城镇的农民工群体(注: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超2.95亿人),成了一个很关键的变数。前些年,一些人经常提一句话“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所指的主要就是这个群体。他们在城市贡献着自己的一切,又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起外来的扶贫措施,他们对农村的“反哺”堪称主力,不仅盘活了城乡结合部的消费,也是小县城房地产的主要“客源”。“稳”住了他们,则农村的低收入群体会受到他们的“辐射”与照抚;“稳”不住他们,农村的低收入群体处境会更加艰难……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