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何时回归?
王立华大校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13-1,得出一个的结论:在我国工业领域,2020公有企业年营业收入占比仅有8.43%,国有和国有控股及集体企业资产占比也只剩13.54%。这一结论着实令人吃惊!
相关链接>>>重磅!王立华大校就公有制经济主体问题发表重要文章
农业产值仅占国内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7.09%(2023年),且已包产到户四十年,随着确权、流转的深化,其性质如何变化不得而知;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而且主要发展于私有化之后,估计公有制企业产值和资产占比不会高于工业领域。因此,工业领域公有制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具有代表性,即私有经济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
2023年11月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员魏加宁在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暨世界杭商发展论坛上发言中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如果我们不趁着目前对民营企业形成高度共识的时候,为民营企业彻底正名的话,就很有可能错失良机,而这种良机往往稍纵即逝,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我个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民营经济,而且民营企业才是主体;国有企业其实是对民营企业的补充”。魏加宁论坛发言不久,吴敬琏11年前的一篇文章《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突然在网上疯传。12月14日,美国财长耶伦也呼吁中国转变经济政策,说什么国有企业作用过大会限制增长,安全机构作用过大会阻碍投资云云。似乎若不按着他们划定的道路走,中国经济行将崩溃,中国社会必然动荡——魏加宁、吴市场之流为什么敢于视宪法规定如无物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占比仅剩如此可怜的一点点,哪里还有什么宪法规定的主体地位呢?宪法是根本大法,位居诸法之上,被践踏至此都毫无声息,还谈何以法治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基础萎缩至斯,魏加宁之流便以为为资本主义正名、进而进行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已经到了。这些人朝思暮想的“政治体制”改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他们说的自然是天花乱坠,其实就是要政府像白宫那样,牢固树立为资本家服务的‘店小二’精神。前些年在全国各地响起一片争当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店小二’的喊叫声,为他们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作了生动的注脚。去年某领导仍在讲:“全省各级干部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好‘店小二’‘服务员’的决心坚定不移”,也算是言简意赅、概括精准。什么是和平Y变、什么是颜色G命?这不就紧锣密鼓的开演了吗?也难怪一些人怀念三十年代,那是人家的乐园,怎能不在兹念兹、寤寐求之呢?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