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耀强: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向

2024-07-10 384 0
作者: 徐耀强 来源: 昆仑策网

图片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讲过:“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又在《资本论》中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历史已经证明,从古至今人类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都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前提就是要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而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是实现生产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路向之一:坚持科技创新,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质生产力的“新”源自科技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和内生动力的生产力。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同志也有一个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18世纪以来,发端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世界霸主地位,并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抓住了机遇,发展势头甚至赶超以英国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加剧了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道,可以说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道规则和比赛进程。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跃迁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着力打造“一体两翼”新格局。“一体”指的是科技创新。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两翼”分别指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的是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未来产业则是指已经出现产品原型、但尚未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产业,却在未来是可以形成实质生产力的产业,例如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产业。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