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身份焦虑:韩国改地名的是非曲直
身份焦虑:韩国改地名的是非曲直
鲁迅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韩国”在2024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被法国人念成“朝鲜”,于是又有韩国人呼吁在确认“汉城”为“首尔”之后将“韩国”的国名也改了!韩国人何以爱改地名?其是非曲直事关身份焦虑。
一、韩国改地名何以内讧不断?
“韩国”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被法国人念成“朝鲜”,原因至少要回溯到平昌冬奥会开幕式。当时法国的国旗被俄罗斯的国旗“李代桃僵”,事发后韩国人的解释当然是“无心之过”。但法国人普遍认为真实的原因是当时的韩国冬奥队多数冲金点的悬念主要来自其法国同行。但“汉城”改名后何以只求中国人对其改口?较之于金牌之争,身份焦虑之争更让韩国人头大。一个国家能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高,民众的信仰支持很关键,除了领导者的英明决策外,这个国家有没有文化底蕴也很重要,而韩国首都改名就是韩国重新建立国家文化底蕴的开始,也是一次尝试。六百年前李祹-李氏王朝的四代帝王为了摆脱汉字而一直在研究属于自己王朝的字,由此也不难理解韩国非要改名了。开始的汉城此名也是有历史的,李氏王朝的建立者李成桂建国后就看不上前朝破败的首都了,他的王朝也应找一个属于本国的首都,于是汉江以北的地区作为首都,原本是叫汉阳的,但李成桂很会来事,为了讨好当时的明朝而叫回了汉城。在周朝刚建立时,朝鲜地区此时就已是周朝大地上的国土一角,之后由于距离山高皇帝远而渐渐疏远。商纣王的叔祖来领5000族人占领了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朝鲜半岛自唐代起不再归中国统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韩国如此执着的保护属于自己国家为数不多的文化了,韩国疯狂申遗也有这方面的想法。文化其实涉及的领域非常巨大,近年来的文化入侵就能说明她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的尊严那么简单,韩国目前虽南北分裂,且国土面积还小。但他的经济实力强劲,而且是发达国家,自然就不愿意在文化上输给发展中国家,哪怕曾只是这个的服附庸国。所以中韩计划建交时韩国曾要求中国不要再用汉城这个名字,这个在处处都带着中国文化痕迹的名字,象征着他们祖先曾也是大明王朝的依附者。故在他们心里希望自己的国家首都名字是代表着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不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依附者。这个要求当时让中国的代表团哭笑不得,首都之名从另一个方面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发展,这种意义不可谓不大,怎么能说改就改且只对中国如此?大韩民国一立国就废除过带有明显意思的京都,那时他们也不想叫汉城这个名字,而是直接就是Seoul。但这个历史上一直是中原王朝番邦的蕞尔小国要像择菜一样分理出来纯粹属于本国的文化又谈何容易?中国经历在5000里经历了太多的朝代的升起与陨落,有过强盛也有过衰败,但中国的文化传承从未断过,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这才有了如今的文化底蕴,而一个成立了不足百年的国家窃取中国的文化岂不滑稽?!受中国文化影响显著的中华文化圈国家经济起飞后不同程度地要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但何以韩国一直是急先锋且为此而内讧不断?“西施是韩国的”,韩国是西方的,西施是不是也要被整容为白人了?自古以来,每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与时代的变迁,都离不开国家的更迭交替与战争。作为现在经济、文化都与中国相仿的韩国来说,它们的存在更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公元前1120年至公元前194年,周武王灭商之后,帝辛(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史称箕子王朝或“殷氏箕子王朝”。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燕昭王时曾与真番一同归属燕国,直到燕国被秦国所灭,后来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其后卫满推翻了箕子朝鲜的哀王并取得箕子朝鲜的首都平壤,新政权被称为卫氏朝鲜,其国土还包括高句丽、真番、临屯、沃沮、夫余五国之地,方圆数千里,疆域远超箕子朝鲜。箕准渡海南逃马韩自立为韩王,不与卫氏朝鲜相往来,这之后灭绝,马韩人又自立为辰王。当初卫氏朝鲜的卫右渠没被汉朝攻破时,朝鲜丞相历谿卿劝谏卫右渠无果,就去了辰国(辰韩),跟他一起去的有二千余户,也与卫氏朝鲜不相往来。公元前2世纪末,雄才伟略的汉武帝灭朝鲜,设汉四郡。从东汉、三国时代,盛唐到明朝与清朝,朝鲜都是中国的附属国,甚至就连天文历法、书法文字、建筑技巧,韩国也是中国的传承。1897年朝鲜高宗建立大韩帝国,“韩国”作为朝鲜半岛国家的正式国名而登上历史舞台。但这样完整的弹丸小国并没有在历史的舞台上蹦跶很久,随着美国等西方列强的不断侵入,朝鲜半岛迅速的沦为了他们的殖民地。但好在有其他国家的帮忙与坚持,让朝鲜半岛并没有完全的沦陷。但这样的拉锯战也给了美国可乘之机,那就是在他们实力允许的范围内,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三八线”的一边继续朝鲜人民统治,另一边则由美国继续管辖。就这样,一个弹丸小国的朝鲜半岛重新以朝鲜与韩国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其实韩国这个国家本身就特别热衷于改名字,从很多地方都能看出韩国的对改名字的执念,尤其是涉及中国时,这种执念就会被无限放大。首先,文字的脱汉之行。朝鲜半岛在汉武帝时期就已学习了中原的文化、语言与经济。为了沟通与管理的方便,他们首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汉字,而且当时的汉字在朝鲜半岛是上层人才能使用的文字。普通的韩国人使用的文字叫做“训民正音”。汉字文化从古至今已在韩国沿用了五百余年,汉字文化深深地印在了韩国人的骨子里。就连他们传递情感,延续知识与信息,似乎也是只有汉字文化才能完成。但随着韩国不断传出废除汉字,用韩语代替的消息时,许多韩国本地的居民也产生了质疑。毕竟,汉语在韩语中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官方文件当中,就连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也会有中文的标注。于是,在尝试了摆脱汉字延续韩语,出现的各种问题之后,韩国总统金大中在1999年又宣布了继续沿用汉字的命令。其次,城市名称的脱汉之行。韩国作为朝鲜半岛的一部分,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大小小以汉字命名的城市随处可见。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韩国也出现了唯一把汉字名去除的城市,那就是首尔。原来,首尔以前叫做汉城。尤其是在明朝时期,当地的政府部门为了更好的管辖韩国,便把京师由平壤迁至汉阳,改汉阳名为汉城。时至今日也沿用了五百余年。后来,朝鲜半岛一分为二,韩国为了亲近美国而不断去中国化。首尔的改名就是韩国为了去中国化做出的一个决定,之前还有韩国专家提议将韩国光华门上的汉字给摘了。但首尔改名的事件还没有过去多久,国内网上又流传出了韩国继续改名的后续。这次它再也不是小打小闹的将一个城市去中国化,而是决定把整个国家韩国的名字从韩国改成“考瑞亚”。韩国确实有改名,但并不是从韩国改成“考瑞亚”,而是从“Korea”改成“Corea”,这件事也不是近期才提出来的,而是很早就已有过类似的提议了。具体原因到现在已不可考了,据传,据传哈,就是韩国人认为现在的“Kroea”是日本人改的。“Corea”才是韩国原本的英语单词,至于日本人为什么这样改,其实韩国人说的原因也挺好笑的。朝鲜半岛不是有被日本殖民的历史吗?日本人认为“Corea”在字母表中会排在“Japan”前面。毕竟,在很多国际活动中,国家的出场顺序都是按国家名字首字母排行的,朝鲜半岛被排在日本前面,这是日本无法接受的。于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将“Corea”改成了现在的“Korea”,这样在国际场合出场时,朝鲜半岛的代表就会走在日本代表的后面。现在韩国人认为,他们拜托了日本的殖民统治,自然也要改过来。按韩国人的话说,这是要让韩国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一说法在韩国非常有市场,2003年时洛杉矶时报还专门报道过这件事。甚至卢武铉在任时还曾跟北边交流过,想拉上他们一起改名,北边也做出了积极回应。但目前来开,这个“K”还是没改成“C”,但这个提议韩国还是有很多人响应的。随着中华巨龙的腾飞,中国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中国GDP超过十万亿美元,是世界上十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两倍,西气东输,保护环境,扫除雾霾,南水北调,史无前例,三峡大坝,世界第一,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龙,高铁两万里,是世界的六成。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珠港澳大桥通车,告诉公路占世界的百分之五十二。神州飞船,载人上天,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到太空去的国家,嫦娥工程,把飞船送到月球,天宫二号实验室,在太空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天河二号计算机,当年的第一,现在的第二。互联网行业更是蒸蒸日上,多个企业纷纷进入世界五百强,不知不觉之间,我们的国家已腾飞。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后很多国家与中国建交,中国也成为整个亚洲贸易进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但同为亚洲四小龙的某个国家,确着急摆脱中国的影响,2004年韩国正式把首都汉城改为首尔,不在用汉子书写,棒子们开始去中国化,开始排斥汉字,致力于发展自己的文化,因为经济的提高,让这个国家开始膨胀,但随着中国开始腾飞,各方面又站在了世界的顶峰。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棒子们开始后悔。风靡一时的乐天玛特,因为棒子们的一时愚蠢,濒临关闭,整个棒子国的旅游业,离开我们国家,生意惨淡,面对如此困境,棒子们又纷纷向中国示好,伸出友谊之手,渴望让中国认可他们。但这个弹丸小国曾是最崇拜中国的文化的,如今又是端午申遗、龙舟申遗,连筷子都要申请世界遗产保护!这个国家可笑又可悲,明明着急去中国化,但又渴望与中国合作,离开中国的贸易,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差点支撑不下去,之前的棒子国,与中国都能轻松的用笔交流,排斥汉字后,让中韩很多贸易都产生极大的不便,但迫于对中国经济上越来越摆脱不了的依赖,现在棒子们又不得不学习汉字而越来越亲近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