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十万亿的前景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六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更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根据部署,从2024年开始,中央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四万亿元。

  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六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十万亿元,这股借着美联储降息的放水春风,堪称历史之最。

  同时中央明确,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两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等于是说,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各省市化债压力着实大大减轻。

图片

  理论上看,所谓“内债不算债”确实不算什么夸张的说法……放水之本质,还是追求刺激经济+维护稳定所致。

  不论是10月份激活股市还是11月份财政放水,操盘者仍是在楼市萎靡之后谋求激发民间资本流动活力。

  当然,这里面也是历经了必要的清除金融内鬼之后才能够做出的动作。

图片

图片

  推荐阅读:金融之乱,百乱之首(阅读请加VX:ozjx789通过后直接要即可;加过别的号的同志无需再加,直接私信要)

  在目前这样的债务环境下,各地方政府的投资欲望明显不强,已经从前一个阶段的盲目投资转变到了如履薄冰。

  甚至,各地财政的正常支出都受到了影响,诸多基层单位出现发工资难的困境(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工资30%是中央负责,70%地方政府负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甚至之甚至,有些地方迫于财政压力,频频在“罚没收入”等灰色创收领域动脑筋,这进一步压制了民间资本流动、间接给了就业危机火上浇油。

图片

  2024年1-9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仅为0.6%和-22.5%,均低于年初的预算目标的3.7%和0.1%;地方两本预算支出之和的同比增速仅为-1.9%,影响了积极财政作用的发挥。

  同时,在化债政策要求下,地方政府主要精力在于压降债务规模,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中央就已持续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债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开前门、堵后门。但是随着内外部宏观形势的变化以及大规模推进减税降费,宏观税负持续下行的同时支出责任不减;当地方政府一般债与专项债仍难以满足地方政府支出时,部分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融资平台举债等方式解决收支矛盾,这就产生了部分隐性债务。

查看余下8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