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胖东来企业内部的“爹味”更重,可媒体并不关心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胖东来人结婚不允许要彩礼或付彩礼”,“婚礼不能铺张浪费”,否则“将取消一切福利”,还要求“未来的胖东来人是不允许靠父母买房买车”。
结果引发了各路媒体集体围剿,抨击于东来“干涉员工私生活”,集美云集的小某书上骂于东来“爹味太浓”的帖子获得万人点赞。
笔者在前面的文章已经分析过了,于东来关于不允许胖东来员工要彩礼或付彩礼、不许铺张浪费、不许啃老的发文,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更像是一种对内、对外同时宣示企业文化的倡议,胖东来公司其后的回应也证实,这只是一种提前倡导。
类似的“移风易俗”倡导,胖东来以前也有过。例如,胖东来会向家有红白喜事的员工发放贺金或慰问金,不允许同事间彼此“添箱随礼”,否则会触碰公司制度红线。随份子钱本来是“习俗”,这项新规一开始也引起过部分员工的反感,但毕竟员工们都集体表决同意了。最后执行下来,大家反而更喜欢这样的氛围。
如果于东来不允许员工收付“彩礼”、“铺张浪费”、“啃老”的倡导,在胖东来自己的员工大会上获得通过,成为规章制度,媒体又有什么资格去干预呢?至于小某书的集美们如果不爽,不要去胖东来求职或者去胖东来购物就行了。
其实与于东来各种“移风易俗”的内部倡导相比,胖东来严苛的规章制度,才是真正的“爹味”、“专制”。
今年2月15日,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爆料,胖东来美食城有员工尝面之后,未清洗筷子在锅里搅拌。
次日,胖东来以“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为由,宣布开除该员工。
胖东来展现出来的这种严苛的规章制度和雷厉风行的执行效率,大概是为了展示胖东来坚决维护顾客权益的态度。
然而,让胖东来始料未及的是,这次公开的开除却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反噬,网民纷纷声援因为小错被开除的员工。虽然有人支持胖东来的决定,认为食品安全无小事,但更多的人认为胖东来为了企业声誉把压力都给到了员工。
最终,胖东来对涉事员工改作“降学习期三个月,调离本岗位,转岗为非食品加工岗位”处理。
如果不是舆论的介入,被辞退的员工将不会得到经济补偿金,因为胖东来的理由看起来会很正当也很合法——“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消费者或许会欢迎这样的做法,但对于胖东来的员工来讲,这个制度却是过于严苛了。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胖东来的劳动争议纠纷一审、二审案件共计十几件,涉及违法解除、加班费、社保待遇等争议,而结果是胖东来全胜(不需要支付赔偿)。而员工被辞退的原因同样看起来过于严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