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颖奇:致敬倪光南院士》“出笼”记 信息偏差过度赞美
《夏颖奇:致敬倪光南院士》“出笼”记
——满怀善意信息偏差过度赞美
把我打死一千遍,我都不会想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失误举动,会造成全国舆论的惊天“大谎言”:“倪光南院士倾家荡产搞科研、落得贫穷租房出行骑破单车……”
这场院士“被贫困”风波对于倪光南先生而言,完全是无辜捧(杀)——而我则不折不扣是“始作俑者”——网上广为流传的《夏颖奇:致敬倪光南!》就是源自我微信公号“陶勇求索之路平坦心”首发的,而这个文章的来历是这样的:
大概在2021年12月10日左右,中关村国际原董事长微信上给我一个文档,打开一看,是中关村管委会原主任夏颖奇先生撰写的《夏颖奇:致敬倪光南》,我看过了后觉得不错。
敲黑板、讲重点!关键是我看到文章披露倪光南院士当年在加拿大访问工作结束回国前,自掏腰包“八万美元”购买电子元器件运回国内搞科研甚为感动——作为跟随倪光南院士工作八年、从事专职文字秘书的我,虽然从他那里获得的有关联想与他的几十个兆的资料里,就有当年他在加拿大访问工作结束回国购买电子元器件运回搞科研的一些记载,但没有提及“八万美元”、也没有集装箱发运回国的记载——他本人也从未对我说过这些事、尤其是“八万美元”。
因此,我深深地感动,于是,我决定向社会公开披露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结果闹了一个乌龙、购买电子元器件没有“八万美元”——倪光南院士原话(“没有那么多”)——不过,依然要为他购买电子元器件回国搞科研点赞!
当时,我问中关村国际原董事长这篇文章出自哪里,她说发在他们微信群里,我说能不能发在我的微信公号上?她说问问夏主任,一会她回复我说夏主任同意。我就发在公号上了,出于对夏主任的尊重,我在初阅夏主任文章时,也发现了瑕疵和笔误,但出于礼貌,我没有任何修改。当然,造成舆论“哗然”错误,跟夏主任无关,他自己把文章发在相关群里,没有面向社会公众,在自己圈子范围,仅仅是朋友之间互相捧场、“过度赞美”(倪光南院士原话)而已——我的《联想做大 华为做强》出版后,原同事拿到手后,在微信朋友圈展示我的书说:“陶勇,十多年前的同事,今天,已经著作等身了……”我当时就觉得这很夸张,创作出版一本书就“著作等身”了?但中国人的习惯就是,朋友之间互相吹捧、赞美,最后皆大欢喜……
今天,在这里具体说说《夏颖奇:致敬倪光南》一文的瑕疵与失实地方:
首先,文中说“在1983年,中科院计算所有没有百万美元?把自己的全部‘私房钱’拿来公用,这也太无私了吧?科学家的格局使我们感到自己非常渺小!几十年来,我认识的海归成千上万,倾家荡产发集装箱回国搞科研,倪光南是唯一!”这些文字描述已经不完全符合事实,“倾家荡产发集装箱回国搞科研”这就足够夸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