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为什么要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个“劳动者”的定语?


  在《社会主义主义就是劳动者的社会主义》一文之后,徐生在评论文章时,发表了不同意见:

  “资本家的社会主义,这本来就不存在,也不合逻辑。

  个别的资本家会脱离自己的阶级,前往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并没有两种:资本家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

  所以,并没有所谓的‘劳动者的社会主义’。

  所谓的‘劳动者的社会主义’,默许默认了“资本家的社会主义”,

  这在政治上,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也在理论上,在语言上,是不确切的。”

  对此,我想在这里说一下为什么要在社会主义之前加上“劳动者”的定语。

  一,在社会主义之前加上一种限定,不是我的发明。

  首先,把社会主义区分为某个主体的社会主义,这并不是我的发明,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这样做了。

  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三部分,即“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一节中,共讲了3个方面,主要内容是:

  1,反动的社会主义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3,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至于各个小标题中的内容,大家自己可以去浏览一下。

  《共产党宣言》所以要用共产主义来指明无产阶级通过斗争想要建立的新社会,就因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学说盛行,因而必须用共产主义与之相区别。后来进一步发展,共产党人把自己的社会主义叫做科学社会主义,以便与形形色色的各种社会主义相区别,也包括与空想的社会主义相区别。因此,对于《宣言》中的共产主义,我们今天可以把当作科学社会主义或劳动阶级社会的同义词来理解。

  其次,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在无产阶级运动中产生了修正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社会主义。

  1,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一苏联诞生,并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建立了以国家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代表,形成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

  2,在同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南斯拉夫,产生了与苏联模式不同的自治社会主义模式,它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

  3,二战之后的欧美国家产生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或思潮。

  4,二战之后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民族社会主义的理论或主张。

  5,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出现了从互助组、合作社到形成人民公社体制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又是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生产队这种劳权公有制模式,与苏联以国家为主体的公有制模式,具有性质的区别。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