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劳权经济学理论的性质、特点与研究对象
刘都贵先生是较早接触和了解我的劳权经济学理论的。但是,他对于我提出的劳权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对劳动所有权、劳动所有者、劳动人、工本、劳动实体及劳权制度等新概念,刘都贵先生持反对意见。在群里交流时他说:
“钟建民根据马克思的劳权这个概念提出劳权制度,劳权企业和产权制度,产权企业的学术。其实产权企业也有劳权,只不过老板不承认,成了劳权问题。劳权企业也有产权,国企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公社及其集体所有制企业,政企合一,产权明晰,而且产权与劳权统一,能较好保证劳动者的权利。
按钟的学术私企是产权制度,产权企业。人民公社是劳权制度,劳权企业。这种认识是对的,因为公社是政社合合一,国企是政企不分。
但是,我总是感觉沒有必要新创劳权制度,劳权企业,产权制度,产权企业这些术语,用原来的私有企业,国有企业,集体所有企业一样能讲清劳权,产权的各种问题,而且概念成熟,群众容易接受。”
在本文中,就这个问题我想做一个说明。
一
劳权经济学理论与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有着根本区别,那就是它有一套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畴体系相对应的范畴体系。
之前,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本论”还是“两本论”》一文中谈到我的理论与流行的经济学理论的区别。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西方经济理论就在我国经济学界占据了统治地位,许多经济学人是一头轧进产权的误区里出不来。产权就象一口深不可测的井,产权学派是坐井观天的青蛙。在他们看来,天就是产权,产权就是天,经济世界就是产权的世界。因此,他们的一切理论都只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论述、说明、解释和强调产权和产权制度的理论。不仅是引入的西方经济学是如此,就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专家学者,也接受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也是资本生产方式的观点,甚至有些政治经济学教材,都把资本的生产方式的原理与商品生产的原理一起,进行了一般化处理,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学成为了资本经济学的一个部分,使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成为资本生产方式的一种形式。
产权学派的经济理论突出表现为“一本论”,即以资本为基础的范畴理论体系。
一本:即资本;
一种假设:经济人假设(资本所有者的抽象);
一种社会生产力:即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
一种生产主体:即生产资料所有者或资产所有者;
一种权利要求:即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