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王忠新:兵书的所有“诡道”核心是“血性”


  “敢打必胜”是一切用兵的绝对前提

  “兵者,诡道也”。通常人们认为:兵书是中国古代用兵作战计谋的汇总,将帅以用兵作战的方法、策略,施诈于两军对垒。可久读兵书发现,贯穿于兵书之中的一条主线,也是兵书存在的根据,则是敢打必胜的“血性”。

  所有的能打,打胜,都建立在敢打的基础之上,没有敢打必胜的“血性”,就没有军队的一切。

  1.项羽精采,最是沉船破釜。项羽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但他却喜学“万人敌”的兵书。可在决战巨鹿时,就这样一位饱读“万人敌”的项羽,深得兵书的精髓,不是靠计谋,而是凭血性,一战扭转乾坤。

  在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与各诸侯义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40万秦军主力决战巨鹿,诸侯联军作壁上观,无人敢去迎战。

  就在众诸侯束手无策,畏敌如虎,“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楚军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九战皆捷,一战成名。带动诸侯义军,一起全歼秦军主力。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

  明朝学者茅坤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清朝名臣李光地在《榕村语录》评价说:“项羽精采,最是沉船破釜,能断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

  项羽破釜沉舟,最震撼人心的,就是在各诸侯军面对秦军主力畏葸不前,项羽则以大无畏的血性敢战精神,率先以无生还之心猛攻秦军。

  2.举凡经典战例,绝对前提就是敢打!举凡中国历史上,无论对内对外的战争,无论以弱胜强的何种经典战例,无论有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最根本在于军队有虎狼之师的血性,一个绝对前提就是敢打!

  井陉口之战,兵置死地而生。《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赵王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韩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河边列阵,士兵们背水一战,越战越勇,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赵王歇。”

  兵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是为了激发军人的血性。更惟“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

  襄北之战,800轻骑破匈奴。汉朝年18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剽姚校尉,命其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这是霍去病第一次统兵。

  “寇可往,吾亦可往”!他率800轻勇骑,仅携带数日口粮,6天急行军1000多里,敢命悬一线地深入敌后搞突袭,当比破釜沉舟更决绝,非血性大勇不可为,非视死如归不可取。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