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精英史观和人民史观?
如何看待历史有两种基本观点:精英史观和人民史观。前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少数“精英”创造的,与绝大多数的民众无关,民众只是历史的陪衬;后者则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实践的主体,历史的进步是人民群众推动的结果,而所谓的“精英人物”不过是历史上各色各样势力的代表,他们扮演一定的角色,起着一定的作用,但绝不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显然,这两种历史观是尖锐对立的。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并不漫长,而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研究历史的人所持的观点都是“精英史观”。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发展,人们的生存条件有了一定的保障,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个体劳动盛行起来,私有制开始出现并逐步确立。于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开来,语言的物质外壳——文字也被创造出来。从此,人类开始拥有成文史,对历史的记载和研究成为可能。可见,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与私有制的出现几乎是同步的,而对历史的研究则是在私有制形成之后。历史学诞生的先天环境是私有制的社会环境。无论在哪种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都是归少数人所有,这些人自然被由他们自身控制的社会定义为“精英”。有物质条件研究历史的人都出自这些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至少也是由这个阶级所豢养的。在他们看来,历史不过是“精英们”轮流坐庄的循环往复,因此即便是持唯心史观的梁启超都说,中国的“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起初的历史学界以“精英史观”看待和研究历史便不足为奇了。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获得了空前发展,无产阶级产生和成长起来,在他们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化,并“被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之后,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人们从此发现,创造历史的并非那些自封的所谓“精英”,而是人民群众自己。正如鲁迅先生假设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于是,历史研究中科学的“人民史观”横空出世。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其实这个道理并不多么深奥。古今中外,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财富的主力军都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群众。所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在剥削阶级中即使出现过一些有所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且不说他们的创作研究只是为本阶级服务的局限性,即便就科学和艺术创作本身而论,他们的创作素材、研究基础无不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上。人类世界是由民众创造的,文明成果却被少数寄生虫享用,这种不公是对人类追求真理、正义天性的嘲弄,因而它绝不会长久。“人民史观”就是向真理和正义的回归,是对不公平和非正义世界的颠覆。
新事物开始出现时总是幼稚、笨拙、不完美的,“人民史观”作为历史研究中崭新的方法论也同样如此。我们现今所处的历史阶段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势力占有绝对优势,在国内,资本势力也是举足轻重。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并未完成,以后的道路还很漫长,也许还有数不尽的艰难曲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这种情势下,大部分人,甚至大部分普通群众并不认同“人民史观”,这也不难理解。也许历史研究中的人民史观彻底取代精英史观,要等到共产主义的胜利凯歌在全球奏响之后。在此之前则需要我们无产阶级和其他人民群众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努力,进行长期艰苦的量的积累,直到最终质变的发生!
【文/雨凡,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网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