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监督皇帝与都察院?

2024-10-25 5229 12
作者: jyk_123 来源: 红歌会网

  自我革命、伟大斗争、“零容忍”、反腐倡廉,这些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独有,中国封建社会从东汉开始,一直就在大力倡导着。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反腐败推到史上最严厉的极致,他制定了一系列严峻的刑法:“收受衣服一件,靴二双,革职;侵吞谷十担,流放;受贿白银五两,杀头;贪污白银六十辆以上者,游街后枭首示众,剥皮充草,并将人皮草袋致于衙门之旁以儆效尤。”经过他剥皮充草式的严厉反腐,明初的官员极少有腐败的。他的反腐措施,虽然有些残酷,但对我们今天仍有极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国封建社会都是“家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且皇帝身边大都设有言官或者谏官,专门负责监督、提醒、纠正皇帝的过失。按理说,封建皇帝都不应当也没必要贪污腐败,但却有4位变态的封建皇帝——汉灵帝、周厉王、唐僖宗和明武宗颠覆了人们的这一刻板认知:

  汉灵帝是东汉第十一位皇帝,他不仅沉湎酒色,还贪财成性。在位期间,不仅置田买房,投资房产,还在宫中西园建起了自己的小金库,私自攒钱。为了筹集更多资金,汉灵帝甚至公开卖官鬻爵,从二千石官到四百石官都明码标价。

  周厉王是西周第十位君主,继位后贪图财利,亲近荣夷公,实行“专利”,即垄断山林川泽,借此剥削国民。这种贪婪的行为导致民怨沸腾而亡国。

  唐僖宗是唐朝第十八位皇帝,他沉迷于赌博,为了满足赌资,强行命令京城商户定期向宫中进宝,导致民不聊生。他的贪财行为导致朝廷官员上行下效,层层盘剥,最终在农民起义中被赶出长安。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疏于朝政,下令在深宫之中完全参照民间的市井布置,广建店铺和酒馆,让宫里的大小内官们做连锁店老板,叫卖商品。他自己也不甘寂寞,当皇宫市井里最大的老板,总经销商店和酒馆,宫内的普通人员则充作顾客前来购买商品,如市井一般,大声的讨价还价。每做完一笔生意,小账一算,如果赚了钱,武宗就像普通商人一样,一脸的灿烂;若是赔了钱,则是一脸的阴霾。

  既然是“家天下”,而且皇帝身边还有言官或者谏官,为什么就遏制不了这4位奇葩的封建皇帝的贪财行为呢?这4位皇帝的贪得无厌,不仅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还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

  从东汉至元朝,中国封建社会都设有专门负责监督官员职权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设有:御史大夫一人,从三品;御史中丞二人,正五品上。御史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中丞拥有“大事奏裁,小事专达。”的特权。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