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周家庄就是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
刚刚,在头条上读到了《我国现存唯一的人民公社,记工分、分口粮,人均收入5000多》(今日头条:2025-03-08 23:50·优美糯米lN65O)一文。文章介绍了唯一保持人民公社基本制度的周家庄的生产模式:
1983年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这里曾组织过全民投票,结果95%以上的社员选择维持集体经营模式。这种民意选择背后,既有对第一任书记雷金河管理能力的信任,也源于当时已形成的集体经济优势——1982年该乡人均收入已达400元,远超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1、周家庄乡的工分制度堪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奇妙结合。每个劳动力每日基准工分10分,相当于城市职工8小时工作制,但实际考核远比国营单位严苛:梨树修剪需精确到每枝留芽数量,小麦收割限定损耗率,连奶牛饲喂都有标准化流程。
2、集体经济的优势在资源配置中尤为突出。全乡土地由10个生产队统筹经营,建成了2万亩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涵盖鸭梨、葡萄、苗木、小麦四大品类。这种规模化种植使单位成本降低30%,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当周边乡镇遭遇冰雹灾害时,周家庄乡却能通过集体保险机制保障社员收入。
3、在坚守集体化根基的同时,周家庄乡展现出惊人的市场敏锐度。2000年,当周边农村还在争论是否种植经济作物时,该乡第九生产队已建成华北首个农业观光采摘园,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他们将传统梨园改造成“梨花节”景区,开发出果品深加工产业链,仅旅游收入就达4000万元/年。
4、全乡41家集体企业中,既有阀门制造、彩色印刷等现代产业,也保留着传统柳编、豆腐作坊等特色手工业。这种产业组合既保证了高附加值产出(阀门厂年产值过亿),又维系了乡土文化传承。更难得的是所有企业利润全额回馈集体,2011年乡财政收入已突破2000万元,社员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免费教育。
5、全乡住宅由集体统一规划建造,人均居住面积达45平方米,水电暖全免。这里实行“十二免三补”福利:除教育医疗免费外,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200-300元养老金,残疾人享有专项补助,甚至村民看电影、借图书都无需付费。
6、每年腊月二十三是“分红日”,信用社工作人员现场为1.2万社员发放现金,人均可得6000元以上。这种透明化分配杜绝了基层腐败,社员账户存款普遍超过10万元。高福利并未滋生懒惰,反因“多劳多得”机制激发干劲——2023年该乡人均收入达1.8万元,是河北省农村平均水平的1.5倍。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