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为了新中国,他付出了什么?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要牺牲的。

  只要走进那扇门,就意味着,你不能再从容地做一个学者,一个职员,一个教书先生,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儿子、父亲、丈夫,你的全部生命,甚至你的家人和家庭,都将献给那个最伟大的事业。

  如果熟读他的传记,你就会知道,他作为一代学术大师杨昌济的弟子,章士钊看好的青年才俊,湖南长沙师范附小的校长,《湘江评论》的主笔,国民党一大中央候补委员,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即使不上井冈山,他也前途无量,他靠才华、文笔、人脉,就能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很好。

  但是他没有,他离开了普通人羡慕的那个”上流社会“,他打着雨伞、穿着草鞋走进了山谷、丛林、矿坑、走遍了那个在20世纪初被主流舆论遗忘的那个世界,和那群面色黧黑、手脚生着茧子的人们站在一起,他用宽大而温暖的双手,握住那些生满老茧的手,听他们的声音,教他们道理,为他们服务。

  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趟出了一条血路。

  为了这条路,他失去了很多很多。

  他要牺牲个人的幸福,他要失去令人羡慕的前途,他甚至不能像一个正常的儿子、父亲、丈夫那样享受世俗的平安喜乐;他甚至要失去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志和爱人。

  他的妻子、儿子、侄子、堂妹、弟弟......他的六位亲人,都倒在了这条路上。

  他的大弟,经济天才,追随他参加革命,担任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经理、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经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闽粤赣军区经理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等职,是红色财经工作的开拓者,前途无量......1943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残忍谋杀。

 

  他二弟,红三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吉安县委书记、中共永吉泰特委书记兼红军独立五师政治委员等职,曾因为反对王明左倾,被扣上“罗明路线”的帽子,中央红军长征后,奉命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1935年,在艰苦的转战中,被叛徒出卖,为掩护同志撤离而中弹牺牲,时年29岁。

  他的堂妹,从小出身贫苦,被他从封建婚姻中解救出来,追随他参加革命,性格刚烈,意志坚定,曾担任妇运委员,参加湘南起义,她带领游击队员,袭击挨户团,打击土豪劣绅,炸毁县衙,破坏铁路和敌人通讯设备,使敌人闻风丧胆,是著名的“女游击队长”。她在给亲友写信时,总要在落款处画一柄利剑。她说:“剑与建同音,“泽建”就是“泽剑”。我喜欢利剑,它所向披靡。我们革命者就要象利剑一样,对敌人毫不留情。”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