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笙:毛主席又回咱延安——迎接毛泽东铜像回延安纪实
【纪念毛主席诞辰129周年】
毛主席又回咱延安
——迎接毛泽东铜像回延安纪实
一个伟大的名字被亿万人传颂。
一代天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毛泽东,这位共和国的缔造者时时激励着每一位中国人。为了缅怀领袖的丰功伟绩,共瞻领袖风采,经中央批准,中共延安地委、行署决定在延安王家坪的革命纪念馆广场敬塑一尊毛泽东铜像,并将于1997年1月13日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60周年纪念日揭幕。铜像由国家著名雕塑师程允贤先生设计,由大连市大青金属有限公司敬铸。像高5米,重约3吨。在行署副专员蒋旭光率领下,我们一行23人赴大连迎接毛泽东铜像回延安。
任务光荣而艰巨!作为延安人能承接这个任务我感到是我一生的荣幸。漫漫八千里,风尘仆仆,多少动人的、奇妙的、难忘的情景留在心中。不能有半点渲染,也莫怪我文笔缺少色彩,我只能用多年记者的新闻笔法记叙那真实的经历。
奔赴大连
我作为领队之一与三位同伴组成联络组于10月26日提前去打前站。
车一开出延安宾馆,马延林师傅看了里程表,高兴地说:“嗬!刚好是‘8341’。”我们心里一阵兴奋。传说毛主席离开陕北时曾在佳县白云山道观抽到8341的签,便把他的警卫部队的番号定为“8341”。现在我们的“240”号车又充当了“8341”部队的一员,也成了毛主席的卫士。
这天的天气非常晴朗,陕北高原秋高气爽。车经吴堡县城东渡黄河,在进入山西省柳林县的路上要通过收费站。收费的同志一看车上挂着“迎接毛泽东铜像回延安”的牌匾,把手一挥,放行。过山西交城,也是这样。
第二天赶到天津时,已是晚上8时多。华灯初放,夜色瑰丽。东寻西找,最后在中山饭店找到住处。可一细看,没有停车场,车辆都在大街上放着。我们很担心,犹豫不决。看管车的老人是位退休工人,他说:“不怕!”
“万一......”
老人坚决地说:“我一夜都守在这里,没人敢破坏。人们都怀念着毛主席。要不是毛主席,我怎么能拿400多元的退休费!”接着,他如数家珍,说他原在运输公司开车,1958年参加工作,1988年退休......”赶天明我们去看,车安安全全。想给老人感谢几句,才知他已下班,又换了另一位热情的老人。
由于路线不熟,再加上路上车辆很多,我们的车速不快。原计划第三天赶到锦州,可车到山海关天已经黑了。为了再赶一段路,我们乘着月色前行。正好是农历9月17日,一轮皎洁的圆月在头顶悬着,像是露出欣喜的笑脸。“月亮走,我也走......”我想起了这首歌,一股暖流流遍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