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2023年,这位伟人还在!
2023年是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年,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健忘,不应该是我们这个国家及民族的特性,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足以配得上任何档次的纪念。
就在前不久,民间各界人士在北京成功举行了聚会,开启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各项活动的序幕,参会人士众多,活动非常圆满,为全国各地民间人士做了一个范例,值得借鉴。
外国人讲中国人缺信仰,中国人自己也常自责信仰缺失,似乎中国人只能活在物质里。信仰焦虑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存在集体迷失的真实。大多数人没有稳定的宗教信仰,甚至根本不懂宗教,本土儒家学说又不能带给民族与国家真正的自强自立。毛泽东思想如果能在一定层面弥补这个信仰真空,不能说不是一种慰藉。纪念毛泽东诞辰一旦成为习惯,他的思想便成了信仰。
关于历史伟人的纪念活动,我跟很多同志的想法可能不完全一样,我不太主张过多虚的形式,更在乎内心深处的真实表达,虚的东西越多,就越不长久。
为了让有意义的活动能顺利开展,我本人希望诚实的信仰者能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民间纪念活动应该更多地把热度保持在民间,不要总是呼吁办高大上的活动。信仰,只有真正扎根在民间,它才能持久地成为信仰,信仰是勉强不得的,是不能强求的。如果民间人士永远记着他,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无论举办什么活动,都应保持理性,不要强迫跟自己不同观点的人适应自己,更不要用不友善的方式嘲讽异见者。保持纪念活动的喜庆格调能让更多人参与,坚持纪念活动的人民性才能获得好评。让红色文化成为主调,让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成为主调,纪念活动的积极意义就能服务于各项事业的需要。
第二,民间纪念活动应该更多定位在宣传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不是宗教教条,也不是中国的儒家教义,孔子说了什么,写了什么,其实跟现在的记录可能千差万别,儒家学说真不是孔子个人的学说,而是无数弟子和各朝各代演绎者的综合。毛泽东思想完全不一样,它属于毛泽东,并且都是有据可查的眼前历史,它的思想价值不同于任何宗教或学说。所以,纪念毛主席的活动应该定位在这个核心点上面。
第三,民间纪念活动应该是纯粹的,而不是排他的。世界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伟人,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伟人,不同人的心中可能有不同的伟人认定标准,你非常崇拜的伟人在他人心中可能不具有相同地位。如果纪念活动过度关注于把毛主席同过去百年另外的历史人物对立起来,那很可能造成一些尖锐的撕裂,完全没有必要。历史人物,需要在历史中去沉淀伟大,几百几千年后,谁被记住是自然的,那些注定要被忘记的人,无论你现在留下什么东西,迟早都是要被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