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及时觉察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问题,连写六篇《党内通信》
为了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中央在1958年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秋冬之间,党中央开始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较早通过初步调查研究觉察到运动中出现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的领导人。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领导全党作了许多努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
1959年3月9日至5月2日,为了尽快实现纠“左”的目的,毛泽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接连写了六篇《党内通信》。这六篇《通信》,特别是第五篇,对于纠正当时党内盛行的“左”倾错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长远影响。
毛泽东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多次召开会议
1957年冬季的全国农村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揭开了“大跃进”的序幕。随着“大跃进”的兴起,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也在向大型化演变。4月下旬,毛泽东在广州期间,曾和刘少奇、陆定一议论过未来中国农村的组织形式。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一些中央领导人对这种试办中的大型合作社,即发展到后来的人民公社持积极态度。与此同时,毛泽东对这种新组织形式也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慎重。1958年8月6日,毛泽东在参观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时,看到人民公社的牌子,点头说道:“人民公社名字好。”但没想到这句话后来被随行的新华社记者发到了《人民日报》上。据当时在毛泽东身边担任摄影师的侯波回忆,8月13日,看到了这则消息后,“毛泽东吃了一惊,失声叫了起来:哎呀!糟糕,给捅出去了,事先还没经过讨论,政治局还没有讨论呢……他告诉秘书,以后再也不能让新闻记者跟着了。后来在政治局会议上,他又在小范围解释说:这个话是我讲的,但那是在参观中针对七里营人民公社讲的。是我不慎重,也不能全怪记者同志,现在已经捅出去了,怎么办呢?”(徐肖冰侯波李蒙《毛泽东之路》第488页-489页)
参观七里营人民公社是毛泽东视察河北、河南和山东农村中的一站。这次视察是实地调研农村情况,为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准备。当时凡是看到农村热火朝天的情景的中央领导人,地方各级领导人,无不感到精神振奋,正如邓小平1980年所说:“‘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因此,8月29日,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公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