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彦:到韶山缅怀伟人,为感恩而来,“心上有大”

2023-11-04
作者: 孟彦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今天,是我第25次到韶山参拜伟人。

  每次参拜,感觉都不一样,这一次撞击我心灵的是“感恩”。

  是的,是感恩。

  何为“恩”?字面解释是“心上有口,口中有大。”大为尊,为长,为崇敬,这是我的理解,是今天仰望伟人的新解。

  为何感恩?站在伟人故居,凝视眼前农舎,我想到,这里曾走出一个17岁的少年,带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天”的豪情,带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壮志,投身革命,在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击水,“浪遏飞舟”。

2.jpg

  毛泽东的家境不错,不出“乡关”闹革命,他完全可以过上安稳且富足的日子。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

  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年轻的时候因为负债过多只好去当兵。他当了好多年的兵,后来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克勤克俭,积攒下一点钱,买回了他的地。

  这时我家有15亩地,成了中农,靠此每年可以收60担谷,一家5口一年共吃35担一一即每人7担左右,这样每年还有25担的剩余,我的父亲利用这些剩余,又积蓄了一点资本,后来又买了7亩地,这样我的家就有“富农”的地位了。

  但毛泽东并不是小富即安的小农,而是胸怀天下,心忧天下的志仕,他不仅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还将自己的六位亲人一一妻子杨开慧、儿子毛岸英、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侄子毛楚雄,都带到队伍里,投身革命。

3.jpg

  他们跟着主席没有升官发财,没有成为坐镇一方诸候,而是为国捐躯,战死疆场,可谓满门忠烈。

  开慧葬在长沙,岸英远在朝鲜,泽民埋在新疆,泽覃死在江西,年仅19岁的楚雄被害在秦岭深处,身怀六甲的泽建尸骨散落在衡山。

  还有毛主席介绍入党的“韶山五杰”,全部壮烈牺牲。其中有毛主席的族兄“六哥毛新梅”,他是一个乡村医生,追随主席到安源路矿闹革命,1927年度被劣坤出卖,敌人砍下他的头颅挂在电线杆上示众。乡亲们冒死将抢回他的尸体,妻子一针一线将头颅缝上,韶山冲的家人们用毛氏宗祠的门板将其厚葬。

4.jpg

  站在主席故居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一想到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没有见到一个家里的亲人,连他们的墓地都远隔千里,这是何等的空寂和惆怅啊!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每听一次毛主席的这首《七律·到韶山》,我的心就象针扎得一样。

  毛主席1959年回韶山为父母扫墓的场景,韶山润泽东方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到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中。

5.jpg

  音乐起,饰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周明达出场,旁白:爹爹,娘老子,石三伢子(毛主席乳名)回来看你们来咯。你们一定怪我,把自己亲人都带出去了,却让他们留在那么远的地方,我是他们的兄长,丈夫、父亲,没有带他们一道回来。他们与千千万万的人民烈士一样,是人民的英雄。我石三伢子记住他们了,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

6.jpg

  此时,我想起韶山毛氏宗祠儿一辐对联:

  现在之福得于祖宗不可不享享之必报,

  将来之福贻于子孙不可不培培之必昌。

  这不正是警示我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知恩必报吗?

7.jpg

  在韶山滴水洞一号楼,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的一份食谱。1966年毛主席在这里住了12天。在这12天里,他没有任何外出活动,也没有接见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天就是在房间里看书看报看文件。

  他的饮食也极其简单,一天两顿饭,下午2点和晚上11点,每餐不超过四菜一汤,菜的分量极少,有的时候剁辣椒或者豆腐乳都可以算上两盘菜。当年在滴水洞为他做菜的湘菜大师石荫祥同志保留保留了一份菜谱,上面写着红烧鲫鱼,火焙虾米炒辣椒,清炒马齿苋,苦瓜,烤玉米等等。我们不难看出,这就是普通老百姓家再普通不过的菜谱。

  主席回韶山正好赶上端午节,石师傅特意为他做了一份具有韶山特色的青椒炒鲜菌,可端上餐桌才发现菌子没有洗干净,里面还有白色的小虫子,他立马转身下回厨房想再换一份。不料已经被主席发现了,石师傅既惭愧又担心。没想到主席却笑着说:“有虫子冒得关系,不干不净,恰哒冒没病哟。”一句简单又幽默的话语就化解了石师傅所有的不安与尴尬。

8.jpg

  在韶山毛主席纪念馆阵列着一件睡衣。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东郊民巷雷蒙服装店王子清师傅做的,质地是苜蓿棉,春秋两季都可以穿。毛主席在家时经常穿着这件睡衣,一穿就是几十年,破了一次又一次,工作人员补了一次又一次,整个睡衣看上去俨然就像一件和尚的“百衲衣”。

  后来工作人员谁都怕洗这件衣服,因为不敢用手搓一搓就会搓出一个洞,只能放点洗衣粉稍微浸泡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清洗。但即使如此,毛泽东还是不同意换件新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只能趁毛主席休息之际给他换了件新睡衣。但他醒后发现睡衣被人换了,很不高兴,一再追问旧睡衣哪里去了,工作人员只能把那件旧睡衣又拿了出来。毛泽东接过一边穿一边说:“习惯了,还是这补丁罗补丁的睡衣好穿。”1971年这件睡衣终于没法再补了,毛泽东只能同意让他“退役”,后来工作人员仔细一数竟然有73个补丁。

  据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从1953年到1962年,毛泽东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他的标准就是方便实用,而不在乎新旧优劣。

9.jpg

  这就是共和国主席克勤克俭的朴素作风。

  那些贪污受贿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贪官,那些挥霍公款过着纸迷金醉生活的蛀虫,还有那些私心过重的利己主义者,在伟人面前都如蝼蚁一般令人不齿。他们的存在不是“报恩”而是“造孽”,是拆共和国大厦的城基,挖共和国大厦的墙角。

  知恩不报,必遭天谴。

  这是历史规律。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到韶山来吧,为感恩而来,为积善而来。

  【2023年11月3日写于韶山】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