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当今我们更想念毛泽东
当今时代我们更加想念毛泽东
——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郝贵生
今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3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近几天,一直观看中央电视台每晚播发的反映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前后的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平时我很少看电视剧,这次为该剧精彩的思想内容特别是该剧主题曲所深深吸引。该剧主题曲没有独立再创作,而是选取1964年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歌曲之一《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每集电视剧一开始,“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照路程,……”。这首歌曲太符合该剧的主题思想了。那熟悉的旋律和歌词立即使我浮想联翩: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古田会议、长征、遵义会议、八年抗战、延安整风、解放战争、两个务必、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两弹一星、学大寨学大庆……。这几天正赶上准备纪念毛主席去世43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更加感慨万分。千言万语、千头万绪汇成一句话:当今时代,我们更加想念毛泽东。
第一,没有毛泽东,就没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共产党。
我们党是1921年成立的。党的一大党章已经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但这种指导思想是书本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是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呢?自党的成立一直到遵义会议,占主导地位的是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除建党初期陈独秀担任总书记,最后走上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外,后一直主要由共产国际派来的几位钦差大臣把持着党中央的大权。应该说,他们也确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主张中国必须走武装革命的道路,但这种革命道路是机械照搬以城市为中心的俄国革命的模式,反对从中国的实际出发。1929年党中央给红四军的来信、刚从苏联回国的刘安恭到苏区指手画脚、以及李德、博古照搬苏联教科书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湘江战役的惨败,都是这种教条主义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路线导致的必然结果。但并不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并不完全都是这种照搬书本的教条主义者。他们中的佼佼者毛泽东同志一开始就表现出与那些留洋留苏过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同。他1919年接触和研究《共产党宣言》时就说过,他取了《宣言》中的“阶级斗争”四个字,但书本上讲的是欧洲的阶级斗争,没有讲中国的阶级斗争,他要研究中国的阶级斗争。短短几句话,就把毛泽东同志与那些读大本大本马列书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本区别开来。毛泽东一开始他的革命生涯,就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山沟沟里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所以才有井冈山道路和中央苏区的开辟以及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延安整风的几篇文章,毛泽东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