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午:“毛主席点名接见俺”
【李成午老人】
【编者按】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叶子龙回忆录》,曾长期担任毛泽东机要秘书的叶子龙回忆说:“记得斯大林去世前后,他曾当着我的面说过:斯大林太累了,高处不胜寒啊!我也不想当主席了。”斯大林去世时间是1953年3月,毛泽东在1953年下半年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的主张。毛泽东还表示:“我老了,不适合当国家主席了,我也不想当这个主席。”所谓一线,即处于主持国家日常工作的岗位上,二线即处于不主持国家日常工作的岗位上。1958年大跃进前后出现了“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瞎指挥风”,毛主席发觉后,于1958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地亲自着手予以纠正。当然,毛主席开始的时候遇到了不少阻力,因为没人敢讲真话、实话,但毛主席是下了大决心的,这篇采访通讯便是有力的历史见证之一。
李成午:“毛主席点名接见俺”
——毛主席在郑州会议上追查“共产风”“浮夸风”
(文/洛阳晚报记者 邓德洪 通讯员 赵笑菊;图/李卫超;原载:洛阳晚报)
2007年9月9日,是毛泽东主席逝世31周年纪念日。79岁的洛宁籍老党员李成午,向本报记者深情讲述了一段尘封48年的传奇往事──“毛主席点名接见俺”。
《洛宁县志》载:“1959年3月,在郑州召开的六级干部会上,上戈公社窑沟连连长李成午如实反映当时情况,引起毛主席重视,3月8日早上在省第三招待所接见李成午。”
李成午如实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毛主席为什么要接见他?发生在领袖与农村基层干部之间的这次会见,对中国当时的社会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此前,本报记者赶赴位于豫西山区的洛宁县上戈镇窑沟村,艰难寻访到仍健在的当事人李成午,听他讲述了一段尘封48年的传奇往事。
【李成午老人讲述当年“浮夸风”的真相】
紧急通知: 骑马乘车连夜赶到郑州
李成午出生于1928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25岁时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基层干部。
1959年3月2日晚,时年31岁、任洛宁县上戈公社窑沟一营一连连长的李成午正在连部开会,突然接到上级紧急通知,要他代表窑沟连党支部马上赶到洛宁县委,与其他营、连的基层干部一起于次日8时前赶到郑州,参加有中央首长出席的六级干部会议,“要求务必保密”。
李成午预感到事情重大,说回家换一下衣服就走,但通知人已经为他准备好了马匹,要他立即动身,说“这是组织原则”。就这样,他骑上马连夜赶了4个多小时的山路,于半夜时分赶到了洛宁县委,与19名基层干部一起连夜乘车奔赴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