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介甫:毛泽东为何对鲁迅评价如此之高,一部《鲁迅全集》伴随他走完人生历程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丰碑式人物,一位深受景仰的现代文化宗师。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武装的缔造者之一和主要军事领袖,大部分精力花费在与敌人生死决战的残酷战争中,但由于他骨子里的“革命文化情结”,心中始终不忘另一条战线——风云变幻的文化战线。在南征北战的枪林弹雨里,他“指点江山”;在马背上、窑洞里,他“激扬文字”,关注“文化同行者”的种种心迹与表现。这个时候,影响毛泽东最深的当算鲁迅。毛泽东说过,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尊称鲁迅是“中国第一等圣人”。
毛泽东指示创立鲁迅艺术学院
1937年10月19日,陕北公学举办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活动。毛泽东亲自参加纪念活动,并作重要讲话。
纪念活动那天,毛泽东面带微笑来到会场,频频向同学们招手,登上主席台后,脱下红军军帽摆在桌子上,然后用手向后梳了梳他那浓黑飘逸的长发开始讲演。
毛泽东一开篇就从“陕北公学”谈起。他说:“同志们,今天我们‘陕北公学’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抗日先锋队的任务。当着这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迅速地向前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大批的积极分子来领导,需要大批的精练的先锋队来开辟道路……”
1932年11月27日,鲁迅在北师大演讲。
毛泽东接着说:“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懂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尤其在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青的力量。他一贯地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的环境里,他忍受着,反抗着,正如‘陕北公学’的同志们能够在这样坏的物质生活里勤谨地学习革命理论一样,是充满了艰苦斗争的精神的。‘陕北公学’的一切物质设备都不好,但这里有真理,讲自由,是造就革命先锋分子的场所。”
毛泽东开始从三个方面评论鲁迅。“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但他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来的腐败的社会进攻,朝着帝国主义的恶势力进攻。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
“综合上述这几个特点,形成了一种伟大的‘鲁迅精神’……”“……鲁迅的一生就贯穿了这种精神。所以,他在文艺上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我们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的精神,把它带到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中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