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通水,林县人民齐声高呼“毛主席万岁”,响彻云霄
李克勤(jixuie)题记:红旗渠,是新中国建设的典型【1】。对于创造红旗渠这个奇迹的林县(林州)人民来说,他们心里最清楚修建红旗渠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更清楚是谁让他们有能力有信心有毅力,经过10年艰苦奋斗,他们战胜各种艰难困苦,超越了个人的各种局限,从而进入到了忘我工作的境界,才创造出这一属于全中国属于全人类的奇迹。可以想象,当红旗渠通水的时候,林县人民会多么激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毛主席万岁!这是新中国的一个普遍现象,人们激动时刻都是这样来表达内心情感的【2】!
红旗渠干渠通水典礼现场“毛主席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对林县缺水的境况,那是刻骨铭心。有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1920年林县又是大旱,到了大年三十,桑耳庄桑林茂老汉起五更来到离村3.5公里外的黄涯泉,他的想法是趁早挑一担水回家过年。然而到了黄涯泉还得排队等候,因为象桑老汉这样的人很多,如此一来他快到天黑才接满一担水挑回家。桑老汉家新过门的儿媳王水娥心疼公公,摸黑出村迎接,并把水担在自己肩上。王水娥没走几步便被拌了一跤,这样桑老汉辛苦一天挑来的一担水全洒在地。桑老汉孝顺的儿媳,苦命的王水娥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当晚悬梁自尽。
大年初一,将儿媳草草掩埋后,悲痛欲绝的桑林茂老汉便领着全家走上了逃荒之路。
水,在林县意味着什么?
一担水,在林县老百姓心中有多大的分量?
旧社会里,那些骑在人名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象蒋介石【3】为代表的剥削阶级他们怎么理解?
不言而喻。
新社会毛主席哺育和领导的共产党干部又有怎样的想法呢?
杨贵同志晚年拿着自己年轻时的照片
解放以后,林县人民有了盼头。1954年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他在林县整整工作了21年。
杨贵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做好县委一班人工作之后,率领林县十万多人民,历经十年,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参加修渠的干部群众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未加工的带壳的粮食,实际吃下来不足1斤),1.5公斤蔬菜。物质条件极其匮乏,那么修渠大军怎么有那么大的干劲呢?
精神力量无疑起了关键作用。
受过毛主席亲自点拨的杨贵【4】,以及县委一班人首先他们精神饱满,他们的精神先富裕起来,然后再带动全体林县人民在精神上富裕【5】。这个过程就是纪录片里反复说的“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这是一个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道器变通循环过程。
以杨贵为班长的林县县委是红旗渠工程的指挥部,由道而器,由器而道的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可以说是全人类最先进的管理【6】。
通过研究这个组织管理【7】, 再来感悟红旗渠精神,也许才会真正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道器变通。
1998年10月8日,杨贵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对红旗渠精神进行了集中概括: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具体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这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道,形而上者谓之道,道为道器变通之根。我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我党的根本精神所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这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通,推而行之谓之通,通为道器变通之魂,干成一件事,组织一批人干成一件大事,得让所有人都想得通,领导说的话要说得通,从而大家一起干活才行得通。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具体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这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变,化而裁之谓之变,变为道器变通之源,任何事情要干起来,就得变——实践,而实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这是由器而道,由道而器的循环过程。
那这个器是什么?就是红旗渠——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器为道器变通之基。没有红旗渠这个器,也就谈不上红旗渠精神了。
看来,用道器变通理论来解读红旗渠精神,是说得通的。
请注意,杨贵同志反复强调红旗渠精神最重要的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8】,这是哪里来的?
毛主席的思想啊!
难道不是?
所以,林县人民——红旗渠的建设者深悟毛主席之道,在他们取得胜利的时候,自然会想起恩人毛主席,高呼“毛主席万岁”是水到渠成。这是新中国的一种普遍现象,没有什么想不通的【9】。
红旗渠通水,水到渠成。
红旗渠水通,道器变通。
因为毛主席发自肺腑高呼“人民万岁”,所以人民至今依然会高呼“毛主席万岁”【10】。
我考察过河南很多地方。
这是在安阳,在殷墟的感悟。
考察红旗渠,在杨贵题诗前,我和红旗渠建设的老英雄任羊成合影
我和阳和平的合影,背景是青年洞李先念题写的“山碑”二字
考察函谷关感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是自然而然的,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道器变通。
参考:
老一代艺术家演奏
新一代艺术家接着演奏
二胡独奏《红旗渠水绕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