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眼中的毛泽东时代小山村(2)
我按《赤脚医生手册》给社员开药,另外用上了之前学的针灸手艺,第一次享受了为人民服务的快乐;生产队穷,挪用了知青的安家费,但想方设法给知青做了补偿。
第一次为人民服务
来到印象特别深的第三家门口,李永昌喊了一声:“老华房,来客人了!”一个30多岁的女子,带着三个男孩,抱着一个吃奶的男孩,从屋里走了出来。看是我们知青,她笑呵呵地说:“是来访贫问苦的吧?上这儿算是找对人了,我们家世代贫下中农。”李永昌问她:“老洪浩呢?”华房回答:“他病了,在床上躺着。”“咋啦?”她回答说“还是腰疼那个老毛病,过年都没下地走走。”我们进屋看了看付洪浩。他躺在床上说,本地的医院看了半年,也不见好转。有人建议去武汉大医院看,可是一提到来回的路费、看病的费用,他就发愁。当时我非常详细地了解了他的病情,并把问到的情况记在小本上。我说:“我能帮你治治吗?”他说,那感情太好了。我说,“我不能打包票,只能试试,但我肯定不会出问题。”老华房说,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吃完晚饭在煤油灯下,我们五个人议了议,队里有三户五保(老地主不算),有一户工属,一户军属。我们五个知青一人包一户,要求常上门看看,帮着挑挑水、扫扫院子,做点杂事。开完会各人干各人的事,我从箱子里拿出《赤脚医生手册》,对照洪浩的口叙判断他的病情。当我确定他得的是肾盂肾炎,便想好了我的治疗方法。我背着挎包,打着手电筒,摸着黑去洪浩家。说明一点,1965年毛主席说“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去”以后,天津市革命委员会便组织学者专家编了一本《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共七百零八页,售价一块九毛钱。这本书包括了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以及常见病、传染病、计划生育等章节,浅显易懂。这本书是专门写给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看的,我实际是个小学毕业生,这本书我看得懂。我给洪浩开了两种常见的消炎药,磺胺恶唑和呋喃坦啶,我写了个条子让他们的儿子大黑到大队卫生室去拿。
我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扎针灸。关元穴扎一针,两个腿上的阴陵泉穴各扎一针。喝了药,扎了针,我便在他家堂屋里坐了一会。坐着聊天时,我宽慰老华房,我说医生给病人扎的针,都是在自己身上扎过试过,找到了感觉,找到了最佳的位置。至于用药,只要不过量,服药以后勤观察,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像我开的那两种常用的消炎药,更不会出问题。老华房说:“医得好,我们全家会记住你的大恩大德;医不好,我们也不会埋怨你。总之我知道你是个好心,不求名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