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利:再忆大寨式评工计分

2024-04-29 653 1
作者: 范洪利 来源: 红歌会网

  有位能感天动地的显赫人物,日前在题为《好心必有好报》视频上,炫耀了一番自己的了得。

  爹妈传授生财有道,老天赐予先富起来,随你编,随你吹,随你信口开河筑渠道,随你天花乱坠跑火车,于吾等寻常百姓而言,本可“姑且言之姑且听之”。但既然大师上了视频面向社会,绘声绘色喋喋不休,那自然也得对他的颠三倒四“说道说道”。

  纵观“显赫人物”絮叨之中的要点,其实无非也只是些“伤痕”瓶子里的老醋:

  没学上,吃不饱;

  大帮哄,养懒汉。

  这位唯一有所不同或者“创意”者,是他对“伤痕”还有新的“发现”,说那个时代不但“干多干少都一样”,而且还“根据成分评工计分”。

  能编,能造,能炒,三寸不烂之舌,吐出莲花串串,从头到脚又有诸多光环罩着隆着,人家说的又都是亲身经历,大师之言,亦有不可信、不能信之理!

  但除了忽悠年轻的一代,还能骗谁?

  我们都是过来之人,在农村的历练和见闻,敢说比这位“大师”要丰富得多,敞亮得多,拿出任何哪一桩哪一件来,都对得起日月山河,对得起生态绿色,对得起父老乡亲,对得起芸芸众生,为什么要相信这些谎言谬论?

  先来首两天前同为源于视频的儿歌:

  “我是公社小社员,手拿小镰刀,身背小竹篓,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贫下中农好品质,我们牢牢记在心,热爱集体爱劳动,我是公社小社员。”听了这首歌的网友赞曰:“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作品”;“过去好听,现在还是好听”!

  那时的我们,从戴上红领巾成为少先队员起,就跟着大人长辈学大寨,披星戴月抢农时,全力以赴创高产,丰收多打粮(稻麦)棉(花)油(菜籽),献给毛主席献给党!社员们不怕艰难和勤劳质朴的好品德,是我们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好榜样和力量源泉。如果他们在田头歇息“躺平”睡懒觉,那金灿灿的稻谷麦粒白花花的棉朵自己能长出来?

  可大师滔滔不绝的言辞中,那里的农村是“大帮哄”,社员是“懒惰虫”。懒到什么程度呢?“队长一走了,社员在那边就自由了,就开始讲故事,天天这样吧”。

  大师把别人打成懒汉,却把自己美化成“整天闷头干,累得满脑袋汗”的“另类”,“感动社员过来偷偷跟我说”,“你没看见别人都不干嘛,你干再多也不给你分,你说你就那么傻呢”?如今大师发财先富,那是因为他在别人偷懒之时就有着祖传的“另类勤奋基因”。

  好家伙,一个生产队,就你大师一人有良心,有干劲,还晓得“就这么干活能挣到钱吗”,你真该是那个生产队、那一片村庄启迪觉悟开发智慧的活菩萨了。那么多饱经风霜的农夫,那么多靠地吃饭的组织,难道没有一个能知晓“人骗地一季,地骗人一年”的务农经、种地经?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