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彻底的革命家,全才的大文豪
近日看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面有这么一个情节: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三湾果断对起义军进行了彻底的改编。当他发现适合革命力量发展的罗霄山脉以后,就毅然带着队伍上井冈山。一日,毛泽东灵感来了,即时口吟一章: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在场的官兵拍手叫好。有一个叫石头的战士学着做顺口溜。毛主席立即鼓励说:“你做得好啊,比我做得好。”于是,皆大高兴。这就是毛主席的著名词章《西江月·秋收起义》的诞生。
毛主席,一位斗志昂扬的彻底的革命家,一位激情澎湃的永远的大文豪!
井冈山期间,从1931年1月1日到5月30日,毛主席雅兴连发,接着做了两首《渔家傲》: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赣水苍茫闽山碧,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据现在可以查到的材料,苏区时期,从1927年的《西江月·秋收起义》到1934年夏的《清平乐·会昌》,毛主席共有诗词十五首之多;在创建红军,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他的诗词文学与革命事业一同丰收,激情澎湃,云霞满纸。长征路上,先忧后乐,创作有: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从1934年开始的《十六字令》到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我们能够见到的,写长征的伟大诗篇又有十多首。这又主要是在遵义会议之后,写长征路上的山高路险,艰苦卓绝;写他和红军战士豪迈的革命气概和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他的革命理论和实践得以昂奋践行,这一时期,是他诗词创作有一个激情迸发的时期。
国共决战前夕,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戎马倥偬,日理万机,但仍应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邀请,公开发表了《沁园春·雪》一词,像投枪匕首,震慑了独裁权奸;像檄文宣言,感动了全国人民;可当十万雄兵,推进了解放战争的进程,照亮了今古华夏的词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