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武:从抗战时期解放区课本看毛主席的威望之高

2021-12-28 929 0
作者: 张其武 来源: 红色文化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决议还用三个“独创性”来高度评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贡献。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创者,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中华民族历史和世界格局的伟大变革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国防保障、物质基础的奠基者,中西文化和古今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和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实现我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乃至更长远的建设和发展目标仍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指导意义。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28周年之际,笔者将70多年前各解放区的部分课本中有关毛主席的课文整理出来,让人们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那些鲜为人知的毛主席的小故事,以及人们是怎么认识和看待毛主席的,既可作为党史学习的珍贵资料,也是对伟人的一份纪念。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上图为作者张其武收藏的范文澜、齐燕铭等编著、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发行、晋察冀北岳区学习委员会1942年3月翻印的《中级国文选》第一册,其中第六篇课文为《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一)不愿意发财

  毛泽东同志,湖南湘潭县,韶山村人。

  父亲是一个贫农,因为负债过多,曾被逼当过一年兵。后来因拼命节省,兼做一点小生意,才渐渐过得上来了。

  但过得来以后,就生了发财的思想,想由贫农升中农,由中农升到富农。

  他的发财方法之一,是向贫农购买谷物,运到城里以较高的价格出卖。

  毛泽东同志那时还不懂得什么是剥削不剥削,但总觉着没有发财的必要,总认为这会使穷人吃亏,因而他虽是绝顶聪明的孩子,他的父亲虽然也看重他,却并不十分喜欢他,有时简直觉着他是个家庭的叛逆。

  (二)对旧书怀疑了

  他在私塾读书时,不爱读四书五经,觉得那些书是没有用的,他爱读的是旧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精忠说岳》等,先生不让读,他偷着读,先生走近面前时,他就把小说用经书掩起来。

  有一天他忽然对旧小说怀疑了,因为他在《三国》等书里找不到一个种田的乡下人,而所讲的大半是些大人物。这件事整整使毛泽东同志奇怪了两年。

  后来他忽然明白了,原来这些东西,大半是用来麻醉人民的,这些东西会把读者变成傻子,变成奴隶。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