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多次评判:“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贺新郎•读史》浓缩了这一思想

2022-09-27 5970 7
作者: 张兴德 来源: 党史博采

  新中国成立之初和以后一个时期,毛泽东曾在全国思想各个领域里大力提倡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主导地位。其中自然也包括在历史领域。写于1964年春的《贺新郎·读史》就是一篇运用诗词形式提倡用唯物辩证法观点读史、宣扬历史唯物主义、批评历史唯心主义的战斗檄文。从这个意义上讲,此词乃属于一首政治哲理诗。

  (一)

  毛泽东十分注重读史,研究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他曾向全党发出学习历史的号召。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第533-534页)毛泽东自己率先垂范。他从1952年开始至逝世前,系统地通读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和《四部备要》等史书(以前也读过某些篇章),有的还不止读过一遍。

  当然,光注重读史还远远不够。毛泽东一向反对死读书。读史书更是如此。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观点读史书、研究历史。这才是最主要的。《贺新郎·读史》就是这个时期读史时,用诗歌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写的“读书有感”。此词的主旨在于,强调应该正确地研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正确地对待、辨析史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辨析史料。这个思想,现在读来仍不失其现实指导意义。

  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负责保管诗词手稿的吴旭君回忆,此词写于1964年春,这以后,毛泽东曾多次整理修改尚未发表的诗词手稿,直到1973年,还对此词进行了个别字句的修改。此词经过十年推敲,可见毛泽东对此词重视的程度。请看原词: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 “咏史诗词”一族。许多著名诗人都写有咏史诗词。毛泽东很喜欢一些咏史诗词。在他的谈话、文章中时而引用一些咏史诗词的名句。据此有人把《贺新郎·读史》也看作是一首“咏史诗”或者是“史论”(公木著 《毛泽东诗词鉴赏》 长春出版社 2016年1月 第297页)。这样说,自然也可以。但是此词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论史”,而是站在更高一个层次,在论史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读史”,如何研究历史。其视角 、立意均不同于古今的“咏史诗”,超出了“史论”的范围。自然,也是古今的“咏史诗”无可企及的。诗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纵论人类社会古今之后,笔锋辉然一转,善意地批评了只抓住几个“斑斑点点”的“陈迹”史料而累得“头飞雪”者,揭穿了史书的骗局。然后,顺理成章地提出: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风流人物”这个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全诗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境界阔大,意蕴深广,结构严谨,辉然一体。哲理寓于形象之中,形象建立在哲理的基础之上。颇具理论辨析色彩而又不失风趣和生动的形象。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