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雷:热衷于谈毛主席的“错误”的梁衡今天当自省了(六下)

2022-12-19
作者: 冬雷 来源: 乌有之乡

  年长一点的人们,不会忘记,四十年前,在中华大地上,曾有过一大阵的舆情“强台风”,关于经济问题的典型话语是,中国经济到了“崩溃边缘”“中国社会主义是乌托邦”!且舆锋直指毛主席。当时,即有人反感,作“顺口溜”,立为存照:阵阵鼓噪西方好,惟有华夏运偏孬。兀然又展救国旗,思来想去觉蹊跷”。不久的几年后,人民群众便以一波又一波的“毛泽东热”来抗议公知们的谎、谬言论。到二十一世纪初,在护卫毛主席的“人民战争”伟力震胁下,公知们的嚣张有所收敛,但“人还在,心不死”。梁衡、梁衡类的“否毛”文作,——还一遍又一遍地发行,应属“心不死”之表现。

  在过往的“毛泽东热”中,广大人民群众,完全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毛主席,一个与民思齐、全心为民的毛主席,一个雄世百代、博才伟略的毛主席,一个一生不时地自省自新的毛主席……一个……又一个……怎么赞颂也不过分的毛主席。在经济思想、理论和实践方面,毛主席也可算是“大家”、“泰斗”。

  三、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非生而知,伟人非生即伟大。“大家”者,也是慢慢地刻苦地在人民学习、实践的烈火里,才能炼成。毛主席的经济学习、实践,是伴随他一生的革命、建设活动的,故而,事例、实绩举不胜举,真可谓俯首可拾。只是,他的经济学习、实践业绩和创造,有着鲜明的革命、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被反社会主义的人们特别憎恨。因恨而生妄发疯,鬼话连篇。

  梁衡、梁衡们!来“对号入座”,督促自我反省!

  (一)战争年代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公有制、计划经济雏形

  毛主席革命活动的起点,也是他经济——学习、实践的——发轫。

  当年在井冈山、在瑞金,在十分恶劣的境况之下,军队生产、实行战时共产主义自不必说,就是在地方上,毛主席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尽可能地组织群众互助合作(此系后来实行土地公有的伏笔),贯彻实行某些有条件的计划(仅是雏形而已),很快就把革命根据地的生产搞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人所共知,当年革命发动、革命根据地建立,通常都是在经济特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就是在这些经济落后地区,通过革命推动和经济运筹,维持着人民和军队的基本的物质需求。这与“白区”的政府每况日下、危机频频经济建设形成极鲜明的对照。

  在延安,抗日革命根据地基本都处在敌后,或边远山区,也都是穷山恶水的地方。蒋介石支配全国税收财政和美国援助,毛主席只是在陕甘宁边区南泥湾大生产支撑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费。当时,日寇占领区生灵涂炭经济崩溃,大后方经济凋零,只有最艰苦最贫困的敌后根据地,在受到日伪两面夹击的艰苦环境中,通过减租减息,推行三三制民主制度,使生产得到发展,勉力支撑了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中,数百万军队搏杀,前线固然是军事对垒,后方则在作艰苦的经济争取。融资战争是历史上所有军事运作的基础,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蒋介石经济根本无法支撑战争,即使有世界强权美国的援助,依然无法支撑战争,搞得超级通胀,经济崩溃。相比之下,毛泽东则通过发动群众,依旧搞人民战争,人民经济,保证了军民生活的要求,用小米加步枪,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在那时候的中国,撇开军事不说,在经济层面上,哪个算得上经济学大家?答案是肯定的:毛主席是经济学大家,是经济学泰斗。

  (二)建国后的经济成就

  以下文字、数据,系由他人多篇相关文章汇编而成,其中最主要的一篇是《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作者:楚狂客)。此,致谢相关者。

  有人会说,恢复性工作相对来说较容易。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革命胜利之后,毛主席坚持以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共同富裕为最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要说明,不过,要讲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首先得先说清楚人民中国建立前的中国经济状况。

  1949年前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句极简单的话,可以让今人和将来的后人明了一切:当时的旧中国,从日常极简单的生活用品,到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业品,包括军用装备,几乎尽为国外生产的“洋货”。当今,七十岁以上的人,都会记得解放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国人对生活、生产和军事用品的称谓,大都是以“洋”字定义的,什么“洋火”、“洋铲”、“洋油”、“洋灯”、“洋布”,什么“洋钉”、“洋机”、“洋车”、“洋船”、“洋枪”、“洋炮”……洋!洋!洋!所见多洋。建国后,尽管我们自己很快就普及性地生产这些物品,但人们仍习惯地称“洋”……可见中国解放前的“一穷二白”,决不是一种夸张。当然,这也决不是说,中国的解放前,一寸布、一颗钉、一盒火柴……一只船、一支枪、一门炮……都不能生产,只是,物品技术含量特低且极粗陋,生产量极小极小。

  1、经济垫基、跃进和发展

  经过建国初的全国性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也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后来的人民公社,全国一盘棋式(基本如此)的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全国性的宏观统筹计划,成为可能。由此,大大提高了社会自组织系统的结构活力,生产资料公有,人民群众就实际地成为国家主人,由此,强力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快车道。

  1952年后,中国解放前的那些“洋”产品,都很快脱“洋”为中(客观上,建国后,国内外的反动派,对我实行全面封锁),并基本满足城乡的生活生产需要。普及程度——即到任何农村供销社都能见到,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事,然而,在数亿人口的中国,在特别落后的基地上,能达到这些,非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不可及也。

  在经济发展稍高层面上,农业上完成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兴修了许许多多大型工程,变水患为水利,使农民千百年的理想变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由过去肩挑手推、人拉犁子状况发展到拖拉机田间跑、柴油机和电动机村村有,土地良田化,大部分农田用水浇、施化肥的新阶段。以钢铁生产、石油基地,系统的纺织,印染工业,机械机床制造工业(比如车、刨、钻床、万吨水压机),品种繁多的化学工业(比如水泥、酸、硷、炼油、化纤、化肥、农药……)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也迅速建立起来;我们生产出了自己的自行车、汽车(卡车、客车、吉普车、轿车、摩托车(幸福牌双轮、三轮)、火车(蒸汽、柴油、电动机车)、轮船、飞机、电唱机、收音机、电视机。勘探并成功地开采出了大庆、胜利油田的石油等一系列油田,还建立了品种齐全的医药工业。统计表明,毛泽东时代,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是十几倍或数十倍的增长。这种奇迹在中国千百年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更高层面上,电子计算机、万吨水压机、双水内冷发电机、万吨轮、喷气式飞机的制造;大炮、坦克、军舰……国产化;导弹、原子弹、氢弹、运载火箭、卫星……顺利发射,胰岛素、转移核糖核酸成功合成……如此等等,均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至毛主席逝世时,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中国已由一落后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无所不能造的工业大国,让世界刮目相看、让敌人胆寒的军事强国,成了一个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的朝气蓬勃、扬眉吐气的伟大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人有理由自豪: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肯定阶段”——在那个高歌猛进的时代里,中国的发展让社会主义光芒四射、通亮世界,影响了一大批国家的人民也产生了社会主义向往。今天南美洲的社会主义“骚动”,美国也时有社会主义的呐喊,欧洲更是多见社会主义因素的长入,古巴、朝鲜如今仍在顽强坚持社会主义,这一切,都与当年毛主席的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的欣欣向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值得人们夸耀和无比怀念是那个时代(基本)没有假文凭、假学历、假干部、假警察、假军人、假外商、假成果、假广告,没有伪劣商品,没有黄赌毒,没有拐卖妇女儿童。毛泽东时代公务人员普遍较廉洁奉公,视贪污、盗窃、铺张浪费是最大的犯罪。毛泽东时代占压倒性优势的浩然正气盈贯全国,老百姓扬眉吐气,邪恶奸诈之流惶惶如丧家之犬。那时秩序优良,极少贪、赌和杀掳掠绑,被他杀自杀枪决的不到1万人。

  2、几组重要数字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超额完成了第3个五年计划,第4个五年计划1975年也胜利完成。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1974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1964年增长51%。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全国解放以来,尽管我国人口增加60%,但粮食增产1.4倍,棉花增产4。7倍。在我们当时这样一个近8亿人口的国家,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工业总产值1974年预计比1964年增长1.9倍,主要产品的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钢增长1.2倍,原煤增长91%,石油增长6.5倍,发电量增长两倍,化肥增长3.3倍,拖拉机增长5.2倍,棉纱增长85%,化学纤维增长3.3倍。

  毛时代的二十年,中国的人口增加了一倍,这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增加最快的一个时期。土地还是那些土地,人口增加了一倍(成改开后的人口红利),而且还面对着国际封锁,没有化肥、农药和良种,靠着原始农业,想一步登天地富裕,这几乎就是妄想。

  尼克松访华后,中国引进了13条化肥生产线,从1979年陆续正式建成投产,结果,粮食生产上来了,有资精说这是包产到户优越性的体现,是改革开放的功劳。其实不然。没有毛泽东时代修建8万多座大中小水库(止于1979年),9万多项水利设施,——直到现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地区那些星罗棋布的水利工程;没有毛时代全国性农药、粮种改良的成功,粮食大幅度增长是不可能的。如今,毛泽东时代这些水利工程在大多年久失修,水患频生,粮食产量也开始徘徊,我国开始大规模进口粮食(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人均进口粮已近二百斤),食用——甚至有安全风险的转基因粮食。

  毛时代两弹一星,重返联合国,奠定中美建交基础,引进156个苏联援助项目,造出了汽车、坦克、飞机、大炮,火箭。而到了改革开放,一些资改人士就变成: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

  ——工农业总产值。

  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77.5%,年均增长21.1%,比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历史最高水平增长20%。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一直以高速增长着,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8%,年均增长率为10.9%。也毋须隐瞒,在“三年困难”时期,经济发展确受影响,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减3%。而随着困难时期过去,1963—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7%。

  在“文革”期间的1967、1968两年,我国经济分别比上年下降9.6%和4.2%。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从“文革”十年的总体看,经济仍是显著增长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我国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年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年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总额增长53%,年均增长率为4.9%。十年期间,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还多,即从1965年的1402亿元增长到1976年的3207亿元,约增长1.3倍。应该说这样的增幅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相比并不算小。

  如从全时期的首尾作比较,则更能说明问题。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中国工农业总产值1950年是574.8亿元,而到1980年就达6619.0亿元,30年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8.5%。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1.2亿元增至4992.0亿元,增长25倍多,年均增长11.5%;农业总产值由383.6亿元增至1627.0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4.9%。农业这样的增长速度,即使同改革开放之后的年代相比,也毫不逊色!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绝大多数都超过了建国前的记录。(数据引自《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1983年出版第59—60页)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增长率达平均每年18%,把中国的工业生产力翻了一番多;从1952年(当时工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到七十年代后期,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1.2%。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即改革开放后有人胡说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时期,而实际状况则是: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从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看,更是大幅度增长,如:钢增长23.5%,原煤增长91.7%,原油增长499%,发电量增长146%,农用化肥增长117.7%,塑料增长148.2%。棉布增长20.9%,粮食增长33.8%,油料增长61.6%(引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

  ——1950年至1980年各种产品的增长量。

  这里得首先说明,改革开放的实际展开,各项经济改革政策的颁布及其贯彻,实际上是在1979年、1980年之后才逐步开始的。因此,这里的资科引用1949年到1980年,当无大的出入,也是合理的。

  石油由20万吨增至10595万吨,煤炭由4292万吨增至6.2亿吨,钢铁由97.8万吨增至3802万吨,发电量由45.5亿度增至3006亿度,水泥由141万吨增至7986万吨,化肥由7万吨增至1232万吨,机床由0.16万台增至13.4万台,棉纱由32.7万吨增至293万吨,棉布由25.2亿米增至134.7亿米,自行车由2.1万,铁路机车由0增至512台,化纤由0增至45万吨,电视机由0增至249.2万部,缝纫机由0增至768万架,手表由0增至2216万只(数据引自1981年《半月谈》编辑部编印的《时事资料手册》第84—86页《我国三十年经济成就一览表》)。

  农业上主要产品的产量,从1950年到1980年的增长也是大幅度的:

  粮食由2494亿斤增至6364.4亿斤,棉花由44.45万吨增至270.7万吨,油料由297.2万吨增至769.1万吨,糖由24.2万吨增至257万吨,茶叶由4.1万吨增至30.4万吨,生猪由5775万头增至30543.1万头,大牲畜由6002万头增至9524.6万头,水产品由44.8万吨增至449.7万吨(数据引自1981年《半月谈》编辑部编印的《时事资料手册》第84—86页《我国三十年经济成就一览表》)。其中,粮食等产品的年均增长还大大高于改革以来几十年的年均增率。

  到70年代末,我国的钢铁、石油、煤炭、粮食、棉花、棉纱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就进人世界前列。工业门类齐全程度、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在发展中国家中是首屈一指的,并在部分领域接近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全球排名从1949年的第13位上升到第六经济大国(不包括前苏联)。

  ——中国与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的工、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对比。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1951—1980年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的工、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各自是:

  中国,工农业年增长率分别为12.5%、4.0%(以下各国,均同此列);美国4.0%、1.6%;苏联8.6%、3.1%;日本11.5%、1.7%;德意志联邦5.8%、1.9%;英国2.3%、2.3%;法国5.0%、2.5%;印度5.9%、2.6%。

  以上数据显示,公有制、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工农业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国中都是最快的。由此可见,毛泽东逝世后,主流经济学家所谓“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缓慢”以及“社会主义没有解决经济问题”的结论,是十分荒唐的!更需要指出,——以供后人作“笑话资料”:中国的右派在历史上,一会儿埋怨“社会主义建设走快了”、“操之过急”,而在毛主席逝世之后,他们却又转而批判毛时代“经济发展缓慢”、“长期停滞不前”;一会儿批判毛泽东只想搞阶级斗争,不搞经济(为了说明这一点,就连毛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这样重要的口号和任务目标,都被篡改成是某某人提出来的,更不要说其他的了。其实,“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这个口号恰恰是毛主席提出来的),还未转身,就又反过来说毛泽东“经济上好大喜功,一点不懂经济”。如此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其目的是什么?而今,对改革开放后逐步同西方接轨的经济模式,以及经济越来越明显展现的不可持续性,时不时遭人要挟、搅扰,不得安宁,就连抗新冠疫情都不能象朝鲜那样独善其身,(可以想知,这些问题还不是终结,后边的妖蛾子肯定很多)是很值得人们作“特别”深思的!

  国家统计局和民政局1996年出版的《中国灾情报告》中明确记载,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并非都是饿死。有饿死的,通常是混进干部队伍的阶级敌人报复、破坏所致)103.7万,这是唯一合法有效数据,其他任何人的数据都是非法(各领风骚三五天2013-01-0319:27:41)124字(20/1)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说:“曾经长期被轻蔑为‘东亚病夫’的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小于比利时工业规模的工业开始,在毛泽东时代结束时,却以世界上六个最大工业国之一的姿态出现了。”“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转引自人民网强国论坛文章《辉煌的三十年》)。

  (三)模拟今天的GDP的核算方法去计算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

  应当说,毛主席经济学中的产品经济其实是不应放在现今的GDP坐标中比较的。那个时代的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产品经济,或者说是实物经济。本质上说,它是真正的民本经济,与今天的GD的复环P式计算不可同日而语。有人著文指出,毛主席时代28年时间,仅就水利工程而言,“……共建成大、中、小(10万m3以上)型水库8.6万座,塘坝640万口(10万m3以下);总库容4千多亿m3。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公里,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其‘工程总量’体积折合土石方3610亿m3,相当于1200座三峡工程。若参照目前水利工程造价,按土石方量简单折算,总造价为240万亿元。有学者计算后指出,240万亿元超过1980-2008年中国所有GDP总和。令人惊惑的是,如此巨大的水利建设投入还只是当时全国基本建设总投入的7.08%!”(朱继东《毛主席时代水利总造价为24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2019年9月19日民族复兴网)

  在公有制、共同富裕的原则、政策前提下,生产目的直接是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实际需要。当时一个明确的方针就是“发展经济,保证供应”。干部群众根本不知道GDP为何物,也没有多少人存有什么“挣钱发财”的观念,这与改革后的发展类型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从产品经济的角度上说,当今的GDP的核算方法,一是货币比值今昔差别奇大(有人概约地计算过——难于严格精确计算,毛泽东时代的一元钱,当相当于今天的三十到五十元),二是存在大量重复。而有些经济学家却以GDP的核算体系和指标,去否定过去的成就,得出“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缓慢”的结论,这实在是幼稚可笑和昧良心的!

  其实,即使以GDP的核算方法和指标来推算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速度,那时也是很高的。根据张风波主编的《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一书推算的结果,我国的GDP1952年为680.9亿元,到1978年增加为3488.6亿元,26年间增长了4.12倍(数据引用:《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不可高估》,2005年8月11日)。年均增长率是6.5%。尤其是这种增长是一种低消耗、低成本、没有泡沫和“豆腐渣工程”的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远远超出了战后世界GDP的年均增长的速度。若以社会总产值计算,1949年至1978年,由557亿元增到6846亿元,29年间增长11.29倍,年均增长达9%,这就更快。

  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表明,GDP世界年均增长速度在50一60年代为4.8%,70年代为3.4%,80年代为2.9%。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增长率60年代为4.9%,70年代为3.2%,80年代为2.6%。都比毛泽东时代的近30年的增长速度低得多。而且我国在那30年还包括了“三年困难时期”生产一度下降的情况。如果只看正常年景其增长速度就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1966~1978年的“文革”时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还达6.62%,仍比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发展速度高出许多。

  (四)在阶级斗争为纲的逻辑下抓革命促生产之系统综述

  文革中,毛泽东探索解决经济问题的一根思想主线,就是“抓革命,促生产”。前边多次论述过,在终结性人民革命的历史大过渡过期,革命和生产已具直接统一性,既要革命,又要生产,在公有制基础上,为了革命必须生产,在革命的指向下,必须有效地组织生产。可以说,毛泽东主义经济学的纲线,就是公有制下的“抓革命,促生产”,力促人们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逐步(不会一蹴而就,相反会有若干的曲折和“中心阵地”转移)——把人的历史的自利(中性词,指合理的个人利益)的精神动力——尤其是损人猎利的利己主义,置换、改造成“为公、利他”动力。这就是马恩所说“两个决裂”(这是对阶级、剥削的历史社会最具基础性的——颠覆性革命。编著者注)。

  1、不准在革命口号下冲出经济建设

  在经济领域某些局部出现混乱状况时,毛主席总要随及采取各种强制措施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1966年8月,毛主席在他审改多次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中,第一次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

  3、用辩证思维引导人们搞经济

  毛泽东主义是彻底的辩证法。毛泽东一生的革命活动贯穿着“矫枉必须过正”“法无常法”“推动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不要顾此失彼”“学会弹钢琴”……等……等辩证思维。

  3、备战备荒为人民

  哲学王的战略思维总是充满辩证法,总是立足全局而谋划全局后着力于局部,从不就一事而只抓一事。建国后,毛泽东主义的经济建设思想,基本点是政治与经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由此提出“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等口号。这是一个政治与经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战略思考。

  4、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毛主席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

  5、开拓性创新:大一统政治下小而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毛泽东主义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到来前的历史大过渡阶段)的政治建构,是“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党领导一切”,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消灭一切剥削阶级的阶级斗争,不断革命,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则是“小而全”。这里要讲毛泽东主义“小而全”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据是毛泽东的《五• 七指示》。

  6、开拓对西方经济的引进

  十年文革中,毛泽东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探索,是谨慎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被和平演变的前提下,开拓对外经济引进的新局面。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在封锁包围之中,对外经济交往十分有限。毛主席曾经一直考虑改变这种局面。1964年1月,他说:我考虑在一定时候,可以让日本人来中国办工厂、开矿,向他们学技术(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1970年,他还提出:“工业这方面,我看要依靠专家、科学家,甚至洋专家,也要依靠工人阶级。”(汪东兴:《忆庐山九届二中全会》,《当代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持续紧张,这个设想一直未能实施。

  1972年2月,毛主席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谈话中批评了“文革”中对外贸易领域的错误做法:“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要搞点小生意。我们就死也不肯。十几年,说是不解决大问题,小问题就不干,包括我在内。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所以就打乒乓球。”(《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595页)。在中美上海公报中,双方同意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1973年6月,毛主席接见马里国家元首特拉奥雷时又说:“无论怎么样,这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创造了文化,创造了科学,创造了工业。现在我们第三世界可以利用他们的科学、工业、文化——包括语言——的好的部分。”(马齐彬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363页)

  1973年,毛主席批准了周恩来、李先念、余秋里等人提出的从西方引进预计43亿美元的化纤、化肥、冶金成套设备的“四三方案”。周恩来、李先念、余秋里及其后复出的陈云、邓小平根据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抓住有利时机,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掀起了自50年代156项工程后中国的第二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这是我国在不动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系统结构的前提下,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要对象进行大规模经济交流活动(这同改革开放时期的对外开放,是有区别的;也是科学的)。

  (五)文革时期的辉煌成就

  为了“全盘否定文革”,资精和走资派大骂文革是“鸡飞蛋打一埸空”“天灾人祸鬼吹灯”;经济到了崩溃边缘。而人民群众心明眼亮,铿锵有力地回击这些人的谩骂和诅咒,指出文革时期在为中国未来发展艰苦奠基的同时,还反复列举我们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966年01月28日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05月09日第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枚核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1966年12月23日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1967年01月05日中国石油产品自给自足,勘、采、炼技术登上世界高峰;

  1967年0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07月26日中国第一台100吨矿山铁路自翻车研制成功;

  1967年10月05日中国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7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

  1967年11月29日中国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安装调试成功;

  1968年02月23日中国特大型轴承制成;

  1968年12月29日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南京长江大桥竣工,铁血上将许世友司令员命令第*装甲师的100多辆坦克同时开过,以检验大桥的质量;

  1969年04月02日第一艘万吨油轮“大庆27号”下水;

  1969年05月05日中国研制成具有独特疗效的抗菌素--"庆大霉素";

  1969年09月23日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

  1969年09月30日中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建成,标志中国电机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69年10月03日中国第一台5000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诞生;

  1969年10月04日中国第一座旋转氧气转炉投入生产;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1号卫星由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1970年08月中国大飞机项目正式启动;

  1970年10月16日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新疆哈密矿务局露天煤矿投产;

  1970年12月25日葛洲坝一期工程开工;

  1970年12月26日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1970年03月03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

  1971年诞生了中国第一台集成电路数控机床;

  1971年06月27日第一艘两万吨货轮“长风”号下水;

  1971年08月22日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首次以核动力驶向试验海区,进行航行试验,从此中国海军作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海军跨入了世界核海军的行列;

  1972年10月13日连接中南和西南地区的重要干线湘黔铁路通车;

  1972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辆载重300吨的大平板车问世;

  1973年08月27日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09月03日中国第一台天文测时、测纬光电等高仪研制成功;

  1973年11月08日西藏军区在海拔3800米高寒地区大规模种植冬小麦丰收,这是西藏历史上农业发展的重要变革;

  1973年12月20日中国航空线已开辟到80多条,连接全国70多个城市,与100多个外国航空公司建立业务往来;

  1974年02月17日 新华社报道,胜利油田去年创年钻井进尺150105米的全国石油钻井最高纪录;

  1974年03月30日 地热发电站在河北怀来建成;

  1974年04月31日 中国第一台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研制成功;

  1974年07月17日 中国冬小麦产区推广优良品种,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1974年08月09日 伞式太阳炉研制成功;

  1974年09月12日 中国第一个5万吨级码头建成;

  1975年01月14日 四川省开发天然气取得新成就;

  1975年02月03日 景山发电厂首次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10万千瓦燃煤气轮发电机组成功;

  1975年03月29日 高能加速器研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1975年07月05日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

  1975年10月07日 由科学家袁隆平等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经过推广后一般提高产量20%,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地球卫星;

  1975年下半年,连续发射成功了3颗人造卫星,被人们称之为“三星高照”;

  1976年03月22日 邮电部门发展传真通讯技术;

  1976年05月12日 邮电职工建成全国微波通信干线;

  1976年06月06日 第一座现代化10万吨深水油港大连新港建成;

  1976年08月23日 第一艘五万吨级远洋油轮"西湖号"在大连下水;

  1976年12月11日高速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尊重事实的人们,读了以上实事、实数和实证,都当愤(奋)起,批评——否定毛泽东时代经济伟大成就的诽言诬语,批判一些资精通过否定毛主席伟绩搞资本主义的鬼魅之举。

  相关链接:

  冬雷:热衷于谈毛主席的“错误”的梁衡今天当自省了(一)
  冬雷:热衷于谈毛主席的“错误”的梁衡今天当自省了(二)
  冬雷:热衷于谈毛主席的“错误”的梁衡今天当自省了(三)
  冬雷:热衷于谈毛主席的“错误”的梁衡今天当自省了(四)
  冬雷:热衷于谈毛主席的“错误”的梁衡今天当自省了(五)
  冬雷:热衷于谈毛主席的“错误”的梁衡今天当自省了(六上)
  冬雷:热衷于谈毛主席的“错误”的梁衡今天当自省了(六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