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毛泽东——纪念毛泽东诞辰129周年
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29周年,“说不尽的周恩来,研究不完的毛泽东。”我们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已经为毛泽东留下了一个任何人也无法去取代的位置。毛泽东不但是中国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
今天我们又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去走近毛泽东和感悟毛泽东,即毛泽东他自己是怎样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他是怎样在不同的地点、环境与公开场合里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经历、性格、思想、工作方法及理想和志愿的呢?应该说,毛泽东是一个很坦诚、很幽默风趣、也很谦虚清醒和对人民有着无限热爱的伟大领袖,尤其是毛泽东那种在政治上勇于担当的精神,令我们这些后人十分地敬仰。
在编写梳理此文时,笔者主要是参阅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的《毛泽东谈毛泽东》一书中的部分文字与章节,并加以去编写和论述的。让毛泽东更贴切、更近距离地走入人民的心里。毛泽东那种毫不掩饰的性格,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感染着、震撼着笔者的心灵……
一、毛泽东说,我没想到成为共产党人
对毛泽东,人们熟悉他身上的许多头衔: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诗人、书法家等等,这些,毛泽东都是当之无愧的。
而毛泽东称自已却只是一个“teacher”(教师)。他说,自己从来也没有想到会成为一个共产党人,而且还成为党的主席,更不用说上面提到的顶顶桂冠了。毛泽东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自小过的就是农民的生活。”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最大的志愿就是当一名教师,其次是当记者。1921年初,毛泽东在新民学会讨论“会员个人生活方式”时说:“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第73页)
这年底,已经是共产党员的毛泽东在补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一栏中,郑重地填写上了“教育学”三个字;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一栏中,填写上了“教育事业”四个字;在“将来终身维持生活之方法”一栏中,则填写上了“教育事业之月薪报酬及文字稿费”;在“备考”一栏中,又填写上了“所志愿之事业现时还只着手准备,预备三年或四年后个人须赴国外求学,至少五年,地点在俄,后回国从事所欲办之事业。”(见《五四时期的社团》(一)三联书店第422页)从这份调查表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从事教育事业不仅目标坚定,而且还有着具体的实施计划。
这个志愿对毛泽东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他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和党的领袖后,还多次谈到自己去当老师的志愿,即使到了晚年,毛泽东仍念念不忘自己曾短期所从事过的教员生涯。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