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毛主席意见受不到尊重,事情就要出毛病
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是他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反之,他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干扰,事情就要出毛病。
——节选于1962年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讲话内容
林帅讲得很精辟,也很实在。
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在不断证明林帅这个论断的正确性。例子有很多,只举两个典型例子——研制原子弹和搞人民公社。
我们先来讲原子弹研制。
1956年,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讲道:
“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8年中央正式立项研制原子弹。
1959年苏联专家撤退,我国自行独立研制原子弹。
1961年原子弹研制进入关键期,国内经济陷入困境,遭受重大挑战。
此时,党内高层对原子弹“上马还是下马”进行激烈讨论。
刘少奇、邓小平等高级干部主张,当前国家经济困难,原子弹研制非常烧钱,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不大,可以先暂缓研制,等咱们经济好转了,重新开展研制也不迟。
周恩来、林彪、陈毅、聂荣臻、贺龙、叶剑英、张爱萍等人,主张继续搞下去,原子弹研制不能半途而废。
张爱萍将军说:“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棒。”
陈毅元帅说:“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林彪:“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原子弹烧响。”
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原子弹是继续搞下去还是暂缓研制?是上马还是下马?最后由毛主席裁夺。
当核心团队产生重大分歧时,领袖的洞察力、预判力和决断力非常重要,短期看只是决定一件大事的始终成败,长期看可能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毛主席,观点鲜明,态度坚定:勒紧裤腰带,原子弹一定要搞下去!
根据毛主席卫士回忆,为了研制原子弹,毛主席连最爱的红烧肉都不舍得吃,每顿饭都是素菜,由于长期不吃肉,身体缺乏营养,导致浮肿。
在毛主席坚定支持下,原子弹研制工作得以继续开展。
为了坚定科研工作者的信心,毛主席指定让周总理牵头负责,出任原子弹研制工作小组组长。
有了定海神针,科学家们才得以安心研究。
工作组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成功引爆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了全世界。
如果按照刘邓的暂缓方案,把研制原子弹的经费省下支援经济建设,那么原子弹研制工作就会立马搁浅,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还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研制成功。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