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652:毛泽东与新中国汽车工业

2023-11-06 788 0
作者: 莫易 来源: 红旗文选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由汽油发动机驱动的三轮汽车。汽车的问世,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纪元。

  中国人第一个坐汽车的是慈禧太后。1902年,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为讨慈禧太后欢心,花10000两白银从香港买来一辆由美国人杜里埃兄弟设计制造的轿车,送给了过68岁大寿的慈禧。

  虽然,中国人在汽车问世17年后就坐上了汽车,但直到蒋介石逃离大陆,中国自己却没能造出一个车轮来。

  1940年5月初,爱国华侨陈嘉庚为抗日之事回国,在重庆受到国民党大张旗鼓的欢迎。蒋介石设下的海味珍馐的欢迎宴,令陈嘉庚很是失望,他对国民党在艰难时期的铺张浪费非常痛心,对中国抗日的前途十分悲观。

  月底,陈嘉庚转道来到延安,毛主席请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一盘白菜,一盘腌萝卜,一碗鸡汤。

  毛主席说:“我没有钱,这鸡还是邻居大娘听说我有贵客来,杀了给我待客的呢!”

  陈嘉庚听后,无比动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令他对中国抗日的前途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听说身为堂堂党军统帅的毛主席和朱德还没有自己的专车,特地花重金从美国买来两辆豪华的福特轿车运抵延安送给两人代步。

  收到陈嘉庚的礼物,毛主席自己没有用,而是送给了医院做救护车。但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

  1949年12月,毛主席出访苏联,在莫斯科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当他站在高大的厂房里看着一辆辆驶下装配线的汽车时,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

  在苏联原拟援建中国的155个项目上,毛主席又加了一个——请苏联援建中国一个汽车厂。

  斯大林答应了这个要求,拟援建中国一个年产3万辆中型卡车的汽车制造厂。

  1952年1月,中苏双方敲定了建厂的具体方案。建厂方案最初将厂址定在了北京,但苏联专家认为运输、电力等问题无法解决。最后,毛主席拍板:“在沈阳和哈尔滨之间,就建在长春吧。”

  1953年6月9日,毛主席亲自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要求有关部门给予最大的支持,并号召全国人民支援汽车厂,力争三年建成投产。

  于是,代号为“652”的汽车厂轰轰烈烈地开工了。

  期间,一机部部长黄敬请毛主席给汽车厂起个名。黄敬拟了两个名字:一是毛泽东汽车厂,二是第一汽车制造厂。黄敬说,苏联有个斯大林汽车厂,那我们也应该有个毛泽东汽车厂。但是,毛主席不同意用自己的名字,他说:“还是叫第一汽车制造厂吧,将来我们还会有第二汽车制造厂、第三汽车制造厂。”

查看余下3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