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毛泽东对极大提升中华民族思维能力的历史性贡献
【摘要】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维有机结合起来,使后者得到极大提升,使之转化为当代中国人想问题、办事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人达到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毛泽东在提升中华民族思维能力方面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倡导实事求是思维,克服教条化思维;倡导辩证思维,克服形而上学思维;倡导系统思维,克服碎片化思维;倡导历史思维,克服平面化思维;倡导发展变化思维,克服静止僵化思维。由此,毛泽东在有生之年初步实现了“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的愿望。
民族的理论,代表着这个民族所能达到的时代高度,而使一个民族能否不断产生理论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则决定着这个民族能否持续不断地拥有未来、创造辉煌。极大提升民族思维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民族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的影响力和创新力,决定着民族的发展和命运。作为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更不能缺少民族思维能力的极大提升。在这方面作出无以伦比的历史贡献的,唯有毛泽东。
本来,在中国古代,中华民族一直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思维能力。这使中华文明以富于创造力和思想活力著称于世,也是中华文明历经5000余年始终持续发展而从未中断的因素之一。然而,自近代以来,在先进西方文明强力冲击下,中华民族思维能力整体下降,僵化守旧的思维与全盘西化的思维同时存在,难以根本解决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问题,难以根本解决中华民族向何处去、中华文明向何处去的问题。这种情况,只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发生根本改变。
毛泽东在这方面的最大贡献,概括地说,便是同时汲取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精髓与中华民族辩证思维、人本思维、历史思维精华,将两者有机融为一体,又使后者得到极大提升,使之转化为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使之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看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使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实现了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目标统一。
具体来说,毛泽东在极大提升中华民族思维能力方面作出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一、大力倡导实事求是思维,克服教条化思维
实事求是思维与教条化思维的分歧在于,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究竟应当从理论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这番话是对文艺工作讲的,但对其他工作同样适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