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他们都在骗我

2024-06-14
作者: 莫易 来源: 红旗文选公众号

  这是一段真实的故事。之所以说"一段",是因为这段故事是那段历史的又一佐证。

  1958年夏的一天,毛主席乘坐专列外出考察。

  来源: 简史档案馆

  在途经山东时,他看着窗外一望无际的田野和村庄,突然转头对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说:"通知停车,我要下去一趟!"

  李银桥一听有点懵:此次出行计划并没有山东,为什么要突然停车呢?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便问:"主席,您有什么事吗?"

  仍去凝望窗外的毛主席头也不回的答道:“我想去老乡家里吃一碗红烧肉。”

  李银桥听后更加云里雾里:专列上有厨师,也备有五花肉,主席为何偏要停车去老乡家里吃呢?

  不过,李银桥很快就回过神来:主席做的决定自有他的道理,且他决定了的事情,别人也难以改变。

  于是,李银桥不再多问,立即去通知列车长停车,并给当地领导打电话,告诉他们毛主席要到老乡家里吃红烧肉的事,让他们做好接待工作。

  半个小时后,列车停在了一个小站,当地领导已经在站台等候了。在他们的带领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诺大的村庄。放眼望去,整个村庄显得格外整洁,像是刚刚打扫过的一样。尤其是他们来到的这个老乡家,不但里里外外干净整洁,而且屋里还摆满了家具,看上去生活条件很不错。

  在聊天的过程中,老乡显得有点紧张,时不时瞥一眼坐在对面的当地领导,而只要毛主席开口问问题,老乡还没回答,当地领导就抢答上了,且毛主席问一句,就抢答一句。毛主席很不高兴地说:"我在问他,不是问你,你就不要说了。"

  当地领导只好闭嘴。可当毛主席再问老乡同样的问题时,老乡的回答几乎跟当地领导刚才讲的一模一样。对此,毛主席很是失望,吃了几块红烧肉就跟老乡握手道别了。

  回到车上,毛主席表情严肃、一言不发,望着窗外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直到列车离开小站很远很远,他才对李银桥说:"他们都在骗我!"

  图片来自《邯郸民居大院与大院文化》

  李银桥当然知道毛主席生气的原因,心情也变得十分沉重。

  毛主席为什么生气呢?

  众所周知,毛主席一生都提倡走群众路线,深入了解群众的疾苦,对形式主义做派深恶痛绝。

  建国前,毛主席走到哪都会跟周围的群众聊到哪,以了解大家的真实需求和愿望。可建国后,他却渐渐失去跟群众聊天的自由了。

  尤其是在他退居二线后,只要他离京出巡,有关部门都会以安全为由,通知沿途各单位严格检查、精心布置、重兵保卫、便衣警戒,使他很难接触到群众。

  而即便是接触到了群众,他也很难了解到群众的真实情况。

  因为无论他走到哪,哪里都是当地领导接待,无论他想跟谁接触,都是当地领导安排。因此,无论干部还是群众,每个人回答问题都是异口同声、滴水不漏,每个地方都是形势一片大好,没有一点问题。

  毛主席知道,没有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因为国家的各项建设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呢?有问题不可怕,只要能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就能解决问题。

  可他根本没有机会知道这些问题:在北京,他每天看到的都是下面送上来的报告,而报告都是经过层层筛选送上来报喜不报忧的;他下去视察,每到一处都是当地领导事先安排好的,都是让他去看最好的一面,生怕被他看到一点不好的东西。

  就像这次,他突然提出要到老乡家里吃红烧肉,就是想搞一次突然袭击,看看群众的真实生活,听听群众的真实声音。可结果却是:去的这个老乡家明显是当地领导特意挑选的;老乡的回答明显是跟当地领导一样的套话。

  把他与群众和真实情况生生隔离,这叫他怎能不生气?

  来源: 网络

  这年秋天,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汇报中,"五风"开始旋起,且愈刮愈猛,愈刮愈烈,直到1960年11月15日毛主席亲自起草《中央对省、市、区党委的指示中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后予以纠正。

  这段故事中毛主席这句"他们都在骗我"的气话中的"他们",难道仅仅是指山东陪他去老乡家吃红烧肉的当地领导吗?

  现如今社会上那些把成绩归功于在一线实际主持工作的人、把错误归咎于在二线了解不到真实情况的毛主席的文痞们,难道不是在耍流氓吗?!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