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贡献及其时代意义

2024-12-17 512 0
作者: 李楠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在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文化建设事业的探索和实践,体现着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当新的文化使命、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明了路径、打下了基础、奠定了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源流。

  坚持马克思主义,确立中国文化建设方向

  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关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锚定了中国“新文化”的变革发展方向。毛泽东同志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的现实前提、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历史条件,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他民族的多样文化,领导了中国新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只有同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所以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毛泽东同志科学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兄弟”“这类反动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是应该被打倒的东西”。中国文化要想新生,“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在思考和探索中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文化时,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面对旧中国各类文化思潮的不断交织碰撞,毛泽东同志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必将是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中国共产党,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无产阶级所领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已经逐步确立并巩固了在中国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毛泽东同志明确强调要警惕非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认为“毒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处在被统治的地位”。面对知识分子中所存在的一些错误倾向,毛泽东同志提出“在知识分子当中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很有必要的”。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