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退休工人眼中的“毛泽东思想”(和青年谈历史八)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换言之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四项基本原则中就有一条“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究竟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呢?
有人说毛泽东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这样说太过笼统。而且每个人都说自己“实事求是”,结果很多“实事求是”的内容却是完全对立的。
假如我们不把毛泽东思想当作一个空洞口号的话,那就必须明确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内涵。
老朽颂明是一个退休工人,却也一辈子在研究毛泽东思想。
我这个退休工人眼中的毛泽东思想与学者们所说的毛泽东思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现在就请耐心听我来谈谈这个问题。直奔主题,不兜圈子。
我所说的毛泽东思想单指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建设的基本思想。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农业国,文盲充斥、一盘散沙、经济极其落后。
中国的知识界和党内的很多同志,尤其是某些有过国外留学经历的人,大都主张中国先要发展资本主义。一直有人主张“先退回去”,就是从社会主义退回到“新民主主义”。他们眼中的“新民主主义”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
毛泽东晚年强调了“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从本质上说,修正主义就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本主义。
又扯远了,现在回来。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什么呢?
毛泽东看到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本原因就是“一盘散沙”。一盘散沙的根子就是“土地私有化”。
毛泽东的法宝就是“把人民组织起来”。
因为中国的人口主要是农民,所以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把“土地集体化”。
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而这一点就是基础。就是“新中国建设论”的精髓所在。
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认识。有些人至今还认为人民公社是瞎折腾。他们认为假如早点“分田到户”,中国早就现代化了。
历史是不容假设的。假如真按他们的办法搞,就是先不搞人民公社,而是停留在初级社甚至土改分田到户的阶段上,那中国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可以肯定地说,首先农村的党组织将会名存实亡,我们的党就会失去“根据地”。
其次,工业化的步子会大大放慢。我是工人,我了解这个情况啊。1961年安徽农村分田到户,电厂很多工人连夜跑回家分田去了,厂里不得不派人到车站码头去堵截效果仍然不大,结果没人上运行了。当时流行一句话“七级工八级工,不如农民一挑葱”。
你说如果任其发展,工业化还怎么搞?那就必须等到一些农民破产以后,卖田卖地卖自己,工厂才会有劳动力。于是普遍的两极分化现象又出现了(周期律)。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