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石:金门炮战——毛主席纵横捭阖、一石数鸟
195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按照党中央毛主席指示,突然向盘踞在金门、马祖岛上的国民党驻军发起猛烈炮击。此举动一石惊破水中天,立即招来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中国大陆此举用意何在?是准备解放台湾,还是另有他意?一时间,众所纷纭,莫衷一是。
人民解放军突发此举,尤以美国人与蒋介石最为闹心。他们纷纷召集高级幕僚紧急磋商,多方研判分析,试图搞明白中国大陆政权此时此刻作此举措,究竟剑指何方。
其实,人民解放军突然炮击金门、马祖,绝非偶然之举。在党中央、毛主席那里,这早已是酝酿已久的重大战略举措。
1958年7月,美、英两国出于自身战略需要,先后悍然入中东地区的侵黎巴嫩和约旦,企图借此镇压伊拉克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针对美、英的霸道举措,毛主席经过一段时间深思熟虑后,毅然做出决定,迅速在福建前线采取行动,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帝斗争。
打击目标为什么选在金门、马祖?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台湾与澎湖列岛距离较远,不在我们大炮射程之内。既然没有远程打击武器,我们就近炮击金门、马祖,给美、蒋布下迷阵,用围魏救赵之法,牵制美国,支援伊拉克人民寻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毛主席还说,美国人欺人太甚,不仅随意入侵世界其它弱小国家与民族,而且还强力霸占我台湾省,在那里驻军,建立军事基地,时不时派军机战舰进入我主权凌空与海域侦察骚扰。炮击金马,正好打击一下美、蒋的嚣张气焰。
其实,毛主席炮击金门的用意绝非只有这两点。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凡战略大家,毛主席始终目光远大,思维缜密,虑事析事鞭辟入里,算无遗策。他不止一次说,美国人支持蒋介石参与政权,甚至扬言为此不惜与我们一战。美国人的真实思想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炮击金马,等于投石问路,借以探寻美国人的底线。
炮击金门开始不久,毛主席指示福建前线,炮击金马同时,顺便炮击蒋军军需补给舰。五十年代,老蒋的军舰每次往金门、马祖输送给养,均由美国军舰护航。毛主席特意告诫前线将士,恪守一条原则,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看其反应。结果,一试即明。人民解放军炮击蒋军军舰之后,美军舰不仅没有全力护航,反而迅速退到炮弹射程之外,听任蒋舰挨打。美军此举,惹得蒋舰上的国民党军官破口大骂,说美国人原来是银样镴枪头,一点不敢跟解放军硬碰硬。至此,毛主席试探美国人的目的彻底达到。原来美国人并不想跟中国大陆闹翻,更无意为了台湾在台海地区与中共一决雌雄。美帝国主义的纸老虎本质,在毛主席举手投足之间,原形毕露。
毛主席炮击金门的用意我方自然心知肚明,而美、蒋一直蒙在鼓中。蒋介石一生与毛主席无数次较量,均以失败告终,以至最后无奈退居台岛苟延残喘。对毛主席高超的战略战术,蒋介石刻骨铭心,始终无可奈何。美国人呢,对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大陆虽没蒋介石那般身心惧怕,但一场抗美援朝战争,也使它深深领教了毛主席和人民中国的厉害。自那以后,它再不敢小觑中国,更不敢随便招惹中国了。大陆政权突然炮击金马,无疑给美国人出一道难题,它费尽心思也猜不透大陆用意到底何在。毕竟,美国与台湾签订有相关协议,保证过它要全力协防台湾。一旦大陆此时真要发起解放台湾战役,美国人必陷两难境地。一是插手中东图谋难以得逞,二是骨子里确实不想与中国大陆发生战争。一向善于知己知彼的毛主席,正是看透了美国人的心思,知道它不敢也不愿与我们直接发生武力对抗,才动议炮击金马,借此搅乱美国人思绪,牵扯它的精力,让它左右为难,不知所措。毛主席真正做到了谈笑间玩美国人于股掌之中。
毛主席的高明举措,一旦出手,立见成效。炮击金门不久,美国人立马把地中海的军舰调一半到台海来,极大缓解了阿拉伯地区人民的反帝斗争,受到了该地区人民的高度称赞。
炮击金门过程中,毛主席始终占据主动,根据我方需要,挥洒自如,谈笑风生,调度从容,左右逢源。前线炮声隆隆,威震敌胆;后方多方运筹,巧妙配合。
毛主席说,我们不仅要与美、蒋打武仗,还要与他们打文仗。为此,每次召开有关台海局势的政治局会议,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的主编、社长均列席会议。毛主席给他们的任务是,密切观察局势变化,迅速写出文章与社论,有力揭露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强烈呼吁它的军队无条件撤离中东,无条件撤离台湾。对炮击金门一事,要特别强调这是我国的内政,决不允许外人插手,更不允许外人干预。要明确告诉美国人,我们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的目的就在于此。你美国人该干啥干啥,我无心也无意理会。但台湾问题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容不得你来瞎搅混。毛主席还亲自连续撰文《告台湾同胞书》和《再告台湾同胞书》,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公开发表与播放。文章开宗明义,告诫台湾同胞,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台、澎、马、金是中国领土,我们都同意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你们要敢于同美国人作斗争,粉碎他们试图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这话看似对全体台湾同胞说,其实无异于专门给蒋介石说。作为同样具有强烈民族情结的蒋介石,自然对毛主席的用意心领神会。
由于美国人摸不透大陆的真实目的何在,一度乱了章法。他们甚至动议做蒋介石工作,干脆放弃金、马,把岛上军队全部撤回台岛与澎湖。美国人的意图很明白,他想借此把台湾独立出去,与大陆一字并肩,再无瓜葛。然后,由蒋介石建立傀儡政权,再由它实际上操控台湾事宜,托管台湾。
美国人的图谋,毛主席即刻敏锐察觉到了。他立刻调整战略部署,制定应对措施。在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说,既然美国人逼迫蒋介石军队撤离金、马,那他很希望我们立刻派军队登上去。真这样,我们就中了它的奸计,实质上造成了台湾的独立。毛主席还说,估计蒋介石也不会答应的,他会与美国人周旋和斗争的。毛主席深知,蒋介石与自己虽然在政治上势不两立,但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上却心有所系。于是,毛主席很快拿出新的措施,对金、马打而不登,对运送军需品的蒋舰截而不断。当此之时,毛主席与蒋介石隔空联手,心有灵犀地给美国人演起了双簧。既然解放军没有登陆金门的想法,不断炮击金、马,蒋介石就没有理由更没必要撤出军队。蒋介石不撤出军队,美国人迫其放弃金、马的图谋就实现不了。面对如此局面,美国人无可奈何,只得听任蒋介石继续把军队放在金、马。这样,毛主席紧紧抓住金门、马祖这两根绞索,根据需要,随时收放。美国人不威逼蒋介石撤离金、马了,绞索就放松点;美国人一旦威逼蒋介石了,绞索就拉紧一点。金、马两根绞索,始终套在美国人脖子上,绳头紧紧攥在中国大陆手中,收放由我不由你。
毛主席一生在战略战术上的大手笔举不胜举。从对待金马的“打而不登”和“截而不断”上,不由人不想起平津战役中对张家口和塘沽两地采取的“围而不攻”和“隔而不围”战术来。对金、马的“不登”,是我们的战略需要,不愿登;对蒋军运输舰的“不断”,也是我们的战略需要,不愿断。真要相登、想断,只是举手之间的事,根本不用花太大功夫。正如对张家口和塘沽的“不攻”和“不围”,不是我们攻不了,也不是我们围不了,而是我们根据需要,不愿攻,也不愿围。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局需要,都是为了久远需要。这就是我们的毛主席,一位无所不能、出神入化的伟大战略家与战术家。
炮击金门所用的战略战术,举世罕见,古今绝无。明里看在打仗,实际上又不像打仗。后来,毛主席直接告诉大家,金门炮战,看是炮战,其实是政治战。再后来,毛主席明示前线将士,需要了就打一下,不需要了停一下。再打了,也不要一次发成千上万发炮弹,发个几百发就足够了。不打了,就明白告诉蒋军,他们爱怎么怎么,我们说不打就是不打,让他们出来散散心,购购物。再后来,毛主席干脆命令前线将士,单日打,双日不打,形成规矩。
毛主席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完全把一场看似剑拔弩张的两军对决,化成了一场游戏美国的政治仗、外交仗、声东击西仗、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仗。
正是金门炮战,美、蒋军舰军机,此后再不敢公然进入我领空领海。尤其美国军舰,此后乖乖按照我方要求,循规蹈矩,再不敢越雷池半步。就在毛主席以彭德怀名义发表的两篇告台湾同胞书后,我方公开承诺蒋舰,可以七天为期,向金、马运送物资,解放军绝不实施炮击。但附加一个条件,不允许美舰护航。如美舰护航,照打不误。果然,美、蒋双方严格按照中方要求行事,没谁敢僭越丝毫。
炮击金门事件,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收到了一石数鸟效果。一、有力支援了阿拉伯人民的反帝斗争;二、摸清了美国人的底线;三、化解了美逼蒋独立台湾的图谋;四、捍卫了领海领空安全;五、彰显了新中国无所畏惧的威力;六、提振了国家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七、改变了岌岌可危的国际局势。这里还有个小插曲,由于美国人摸不透我们底细,一段时间里,调集台海的军舰数量猛增。其中,航空母舰六艘,占其总数的二分之一。外加重巡洋舰三艘,驱逐舰四十艘,航空队两个。美国人的举措,惊动了另一个大国苏联。赫鲁晓夫眼看着台海局势日趋危殆,大战一触即发。他深怕中美之间真的打起来,搞不好会引发新的世界大战。于是乎,赫鲁晓夫明确警告美国,不要动念头打击中国,一旦美国有此举措,苏联定会站在中国一边。
金门炮战,始于1958年8月23日,终结于1979年1月1日。虽然这场看似马拉松式的持久炮战,早已硝烟散尽,可它留给人的思索,永无尽头。尤其毛主席高超杰出的政治战略智慧,于中展现得无与伦比,淋漓尽致,深为后人钦敬无比,永志难忘。
2022.11.21
【文/伏牛石,红歌会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