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奋斗经历,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2022-11-18
作者: 希锐 来源: 栩然说

  不知你是否曾见过这样一种人:

  工作时,想集中精力,却又似乎很难集中,脑中总会有些杂七杂八的想法,不经意间涌现出来,攫取你的注意力,让你分心,导致无心工作,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把自己弄的疲惫不堪;

  生活里,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即便事情不大,甚至微不足道,自己也会纠结半天,不断地想着“为什么”、“怎么办”,进而陷入无尽的思维反刍,甚至“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有时候,这种焦虑感还会影响睡眠质量,一直失眠到天亮;

  学习中,面对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想好好攻克,就去一味地寻求学习这门科目的方法、规律,却迟迟不肯付诸实际行动,比如背单词,掌握了许多种所谓高效记忆方法,但一个学期下来,记住的还只是单词书第一页的“abandon”。

  ……

  在一些朋友看来,这种人往往想得很多,也很全面,看起来挺聪明,说话谈吐间,似乎也滴水不漏,应该是很容易成功的一类人。

  但现实,似乎恰恰相反。

  这类人往往活得很痛苦,他们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总是束缚在自己给自己织造的思维的茧里,越束越紧,不可自拔,却不去付出哪怕一丁点行动,即便付出了,遇到一点挫折,就又退回到了自己的茧壳里呆着。

  出现这些现象,说明一个人很可能已经陷入了精神内耗之中。

  什么是精神内耗?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出现了两个甚至多个小人,这些小人的观点不同、理念不同,相互矛盾,打架,拉扯。最终,精力被无端地消耗,一事无成。

  曾有一段时间,我就经常性的陷入精神内耗的泥淖中,看不到方向,看不到未来,自我评价感很低,这让我一度十分迷茫和彷徨,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读到了毛主席青年时期奋斗的故事。

  当我了解了主席青年时期奋斗的种种往事后,我发现,在某种程度上,竟貌似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为什么?

  因为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取得巨大成功的伟人,其人生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卓著功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年轻时候的毛泽东,和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也遇到过很多类似的烦恼。而且,在那个并不发达、积贫积弱的年代,毛泽东的起点,也不算高,自身拥有的诸多外在条件,也不算好。

  但,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他并没有因此选择沉沦,选择放弃,选择什么事情也不做,只是整天幻想,怨天尤人,相反,而是依旧努力奋斗,最终破局而出。

  他是怎么做的呢?

  让我们把目光,投回到100多年前。

  1

  1910年,湖南韶山冲。

  这一年,毛泽东17岁。他正面临一个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是顺着父亲的意愿,到湘潭县一家米店当学徒,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外面继续求学?

  经过仔细思考,他最终决定,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外面继续求学。

  但,阻力仍然存在。毛泽东必须通过父亲这一关,征得他的同意。

  按父亲的倔强脾气,硬钢肯定是不行。毛泽东便先后请自己的八舅、堂叔、表哥等人,轮着劝说父亲。其中一个理由让毛泽东的父亲很是动心,那就是去外面读书,将来对自家的营生,帮助很大。说白了,就是“有利可图”。

  父亲心动了,便松了口,毛泽东终于得到了这个宝贵的上学机会。

  1910年秋,毛泽东告别父母,离开待了十几年之久的韶山冲,开启了他的人生新旅程。

  他要上的学校,叫东山小学堂。

  是的,你没听错,17岁的毛泽东,要上小学了。

  “东山是学堂,不是疯人院!”

  “一个土匪要闯进咱们的学堂!”

  ……

  毛泽东用竹扁挑着两个行李包,刚踏进东山学堂的大门,学堂里的一些学生,就开始对着他百般嘲笑和奚落。

  这些消极负面的东西,似乎来得有些太过突兀,换做一般人,可能就选择退缩了,甚至羞愧到无地自容,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但毛泽东没有,他鼓足勇气,找到了校长办公室。

  “先生你好,我叫毛泽东,请问您能让我在这里上学吗?”

  一开始,校长拒绝了。他给的理由似乎无可辩驳:远远过了读小学的年纪;算数、历史、地理都没学过;字写得也难看。

  但由于毛泽东的再三请求,加上其他老师打圆场、说好话,毛泽东终于获得了试读的机会。

  有人觉得,17岁读小学,实在是件尴尬又不好意思说的丑事。

  毛泽东却不这么认为,他说:

  “我不怕丑,是我自己不懂,不懂就学,没什么丑不丑的。”

  在东山学堂,毛泽东开启了自己大龄青年的小学之旅。

  他读书很用功,很踏实,加上之前在韶山读的几年私塾的积累,毛泽东的进步飞速。

  他曾回忆那段日子:

  “教员都喜欢我,尤其是那些教古文的教员,因为我写得一手好古文。”

  除了功课出色外,毛泽东还涉猎广泛。他读了《新民丛报》、《盛世危言》、《世界英雄豪杰传》等不同类别的书,视野日渐扩大。

  在读《世界英雄豪杰传》时,他曾不无感慨地说:

  “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究富国强兵之道,……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

  因为表现优异,毛泽东很快便获得了新的机会。

  1911年春,他来到湖南省城长沙,顺利考入湘乡驻省中学。

  后来,由于武昌起义的爆发,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参加了长沙革命军。但由于革命局势发展很快,毛泽东觉得自己当兵的目的已达到,就结束了半年的当兵时光,开始重新考虑起自己的前程。

  一开始,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但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而选择躺平,啥事儿不做。相反,他在不断积极地尝试。

  他报考过警察学校、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公立高级学校,但都不很满意。又报考了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考试结果非常好,名列第一。

  不过由于学校里的校规过于刻板,课程过于有限,半年后,毛泽东又退学了。

  他愈发地感觉到,自己可能更适合自学,便专门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每天从居所出发,步行三里路,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

  像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等,他都有读过。

  在图书馆里,他还第一次看到了一张世界地图,这让他大受震撼。

  又一个半年过去。毛泽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历了思维上的激荡和锻炼,成长了不少。

  但一个现实的问题很快到来,那就是:

  父亲对他这种看似漫无目的的学习方式,并不认同,并表示,如果再这样下去,那就不给他生活费了。

  面对断供的压力,想到父亲说的话,毛泽东陷入了深思。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反复退学的行为,其实有些轻浮和率性,甚至颇有些自我和幼稚,现有的生活状态得翻篇了,应该尽快进入一种新的阶段中去。

  读书学习很重要,但比这更重要、更基本的,是生存。

  如何生存下去,找到一条怎样的生存之道,成了毛泽东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多年以后,对于这段经历的转变,他说:

  “(我从此)抵住了后来一切广告的引诱。”

  2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改变状态,那么,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呢?

  毛泽东决定,还是回学校读书。

  可巧,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发布了一则招生广告,给出的条件十分吸引人:

  不收学费、膳宿费也便宜、毕业后还能包分配当老师。

  对此,毛泽东很感兴趣。

  一方面,他对自己进行了分析考量,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很适合自己;另一方面,读书的过程中,还顺带把就业问题解决了,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1913年春,毛泽东成功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次年,四师合并到了一师,毛泽东便成了湖南一师的一名学生,在这里度过了5年半的求学时光。

  相比之前的几所学校,湖南一师的规模、师资力量和设备都很好,在这里也有很多优秀的同学,毛泽东是幸运的,他没有浪费这宝贵的机会,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对他往后的人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深远影响。

  他具体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呢?

  这里和大家分享3个方面。

  第一,立志。

  立志,对于青年人来说,是种很常见的现象。但青年人立志,很容易就会变成“长立志”,而不是“立长志”,且容易半途而废,“立志”反倒成了一种笑话。

  在毛泽东看来,如果离开真理谈立志,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只是对前人的成功进行单纯的模仿,也很难获得想要的成功。他认为,一个人要想立志,首先应当找寻真理,再基于这真理,切实去做。

  简单来说就是,你想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定位,首先得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底层逻辑在支撑着你的这个定位,弄清楚了根本原理,才有坚实的依托,立志的方向才会清晰,行动才会更加坚定,而不会轻易放弃。

  毛泽东说,若“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为得,即终身无志。”

  这句话乍一听起来,倒有些完美主义的感觉,但仔细想想,“未得真理便无志”,这本身难道不也是一种立志的表现形式吗?

  对于那个时候的毛泽东来说,心系社会、苦学砺志,其本身,就是在立志,并且,不单纯停留于立志本身,而是已经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去践行了。

  第二,文体结合,协同发展。

  所谓文体结合,指的是“读书学习”与“体育锻炼”相结合。

  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所谓“文明其精神”,更多体现在学习层面。

  在学习上,毛泽东不是毫无重点地学,而是基于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主次分明,合理分配精力。

  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这些科目,为主;

  数学、图画等,则为次。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主次分明的学习方式?

  毛泽东说:

  “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

  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可见,对于什么要重点学,什么要略学,毛泽东完全是有着自己的一套判断框架,这套框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这种主次分明的意识,是十分值得我们现在的学生学习的。

  当下学生普遍课业压力大,这也要学,那也要学,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啥也没学透,效果也不好,不妨从少数几门科目,有重点地学习,逐渐地扩展到其他科目,保证学习的质量。

  分清了学习的主次,接下来,就是去切实推进了。

  那会儿,每日清晨,天微微亮的时候,毛泽东就起身,开始一天的学习,到了晚上熄灯后,还借着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真可谓是既“闻鸡起舞”,又“凿壁偷光”,就差“悬梁刺骨”了。

  他不肯浪费哪怕一丁点时间,始终坚持这种节奏。

  读书的过程中,他谨记徐特立先生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忠告,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勾画,写下自己的思考,并注意在笔记本上写下阶段性的总结。

  这种学习方式,让他获益匪浅,不仅记得牢,理解得也深刻。

  他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思考也越来越缜密。

  说完了“文明其精神”,让我们再来看看“野蛮其体魄”。

  毛泽东曾在1917年的时候,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公开发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文章,名曰《体育之研究》。“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观点,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

  他认为,“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如果不能保证身体健康,那么遑论什么学习,实现理想,甚至改造世界了。

  深以为然。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毛泽东不仅提倡体育锻炼,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

  日光浴、风浴、雨浴、冷水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跋涉,甚至体操和拳术等,都在毛泽东的安排之内。

  说到“风浴”,他的朋友张昆弟曾对其有过生动的记载:

  ““今日早起,同蔡、毛二君由蔡君居侧上岳麓,沿山脊而行,至书院后下山,凉风大发,空气清爽。空气浴,大风浴,胸襟洞澈,旷然有远俗之概。”

  说到“雨浴”,毛泽东曾在一个夏天的夜晚,当时正值狂风暴雨、雷鸣电闪,他只身一人,爬上岳麓山顶,再返回。有人问他何故为之,他说,这是为了体会《尚书》中说的“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的情趣。

  说到“游泳”,这个大家可能更熟悉。在湖南一师的时候,他常约二三好友,在湘江边上“中流击水”,他曾写道:

  “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

  文体结合,协同推进,毛泽东真正践行着他“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理念,这充分磨炼了他的意志,对于日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心力基础。

  他说:

  “与天奋斗,齐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齐乐无穷。”

  试想,如果连一点小挫折、小苦难都受不住,如果没点乐观注意的精神,如果没有对事物的深刻认知,又怎么经得住革命的大风大浪?

  第三,结交良师益友,相互交流,共同成长进步。

  在湖南一师,毛泽东很喜欢听伦理学教师杨昌济的课,还经常到他家里讨论问题,为此,甚至有时候放假的时候,还不回家。

  至于为何如此积极,他解释说:

  “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

  说白了就是,学习知识,毛泽东已经不满足于看书本身了,而是把范围进一步扩展,从单纯的“跟书学”,延伸到了“跟人学”,体现了他在求学方式上的进步。

  杨昌济很喜欢这个学生,将其视为“异材”,他曾在日记中写道:

  “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时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

  除了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也常是毛泽东请教的对象。毛泽东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不少。

  除了良师,还有益友。

  毛泽东曾和好友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游学”。一路上了解不少见闻,还写了许多笔记,这在潜移默化间,也促使毛泽东养成了调查研究的习惯。

  毛泽东还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同组建了新民学会,一开始,为的是自我提升,相互监督,强调个人的修养,但随着后续的不断发展,渐渐演变成了一个具有政治性的社团组织,而这里面的许多成员,日后都成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方面努力外,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还有过许多常人所没有的经历,诸如指挥学生军,在零伤亡的情况下,“制服”了流窜到长沙城的溃军,使其免去一场兵灾;组织夜校,并亲自拟写招生广告,深入基层,分发宣传……

  想常人之不敢想,做常人之不敢做,能常人之无所能,这就是毛泽东。

  他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做个奇男子。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桩桩件件的奇事,都被他做成了。

  愈来愈多的同学对他感兴趣,称他为“毛奇”,毛泽东的领袖气质,也逐渐凸显出来。

  3

  对毛泽东来说,在湖南一师的5年半时光,是宝贵而又充实的。

  从湖南一师毕业的时候,他已经25岁了。

  新的问题已经摆在眼前: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是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进修,亦或是其他?

  一开始,毛泽东的打算是继续深造进修。

  1918年8月15日,他和萧子升、张昆弟、李维汉、罗章龙等人,应杨昌济的邀请,前往北京。

  之所以去北京,为的是赴法勤工俭学。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毛泽东最终没有选择出国留学。

  在北京的那段日子,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认识了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并得到了一份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

  虽然每个月工资只有八块大洋,相对那些北大教授二三百块大洋的工资,少了太多。但对于毛泽东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没有浪费在北京的时光。

  得益于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毛泽东有机会阅读各种新出的书刊,还能够在这里结识到有名的学者、志同道合的青年。

  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瞧得起这个操着南方口音的、职位低微的“土包子”,尽管住的地方人多炕窄、骈足而卧、“隆然高炕,大被同眠”,但毛泽东并不很在意,他依旧刻苦钻研,依旧努力提升自己。

  相比在湖南一师,他的劲头,未减一分一毫,反而更加用功了。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地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冬天去天津看海,同时,还和恩师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谈起了恋爱。

  一个北漂的没什么背景的穷小子,硬是把在北京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不得不让人汗颜。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焉有做不成事的道理?

  过了一阵子,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送别了蔡和森、萧子升等赴法留学的好友,而后,带着在北京积攒的许多新思想和经验,回到了长沙,当了一名小学教员。

  这期间,恰逢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为此专门办了份《湘江评论》的报纸,做起了自媒体,以表支持。

  做自媒体的日子是艰苦的,由于常常收不齐合格的稿件,报纸上的文章基本都是毛泽东亲自撰写,除此之外,编辑、排版、分发、宣传、售卖……也基本是毛泽东一人在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这份报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惜,树大招风,由于这份报纸从省内火到了省外,影响力太过巨大,最终被湖南督军张敬尧武断地查禁,罪名是“过激主义”,杂志被迫停办,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被封号了。

  当时的毛泽东,在政治的见解上,还是支持偏温和的改良道路,但张敬尧的这番“封号”操作,让他对于改良道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虽然后来通过驱张运动,迫使张敬尧离开了湖南,但毛泽东认识到,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他说,“驱张运动只是简单的反抗张敬尧这个太令人过意不下去的强权者”,那么驱张之后呢?又该怎么办?

  随着对这个问题的不断思索,以及受到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影响,毛泽东逐渐从温和改良的道路中走出来,而是开始试图寻找到一条新的道路。

  这其间,发生的一件事,加速了他的思想转变。

  张敬尧被驱逐出湖南后,谭延闿成了新任湖南督军。一开始,毛泽东对他还抱有一定的幻想,为湖南自治运动亲自起草《请愿书》,响应者甚众。

  结果,让人大失所望的是,谭延闿虽然接下了《请愿书》,但却断然拒绝其中提出的种种要求,并制造谣言,说毛泽东扯下了省议会的旗帜,还想捣毁省议会,结果毛泽东还被召到警察厅问话去了。

  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冷不防的,毛泽东被“背刺”了。

  至此,看似轰轰烈烈的湖南自治运动,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负面反馈,让毛泽东有些乏了,他开始静下心来,深刻反思,当然,面对这些挫折,他并未有过任何放弃的想法。

  他跟朋友说:

  “我的生活实在太劳了。”

  “几个月来,已看透了。”

  “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

  “另造环境,长期的预备,精密的计划。实力养成了,效果自然会见,倒不必和他们争一日的长短。”

  “要造成一种有势力的新空气,(新民学会应该)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温和改良的法子,实属‘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

  “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

  “(新民学会要开始)从事于根本改造之计划和组织,确立一个改造的基础,如蔡和森所主张的共产党。”

  ……

  种种话语间,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已经开始彻底摒弃过去那种温和改良的思路,转而走向了坚定革命的道路上来。

  在与好友蔡和森的往来通信中,毛泽东态度鲜明地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这也标志着,他已经转变成为一个彻底马克思主义革命者了。

  这一年,毛泽东27岁。

  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并走上一条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的道路上去,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成功。

  4

  文章写到这里,我已经和大家回顾了毛主席青年时期的几段奋斗经历。

  面对接踵而来的挫折,一般人可能因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就失去信心了,就放弃了,就沉沦了。

  但毛泽东没有。

  为了争取上学的权利,他努力想办法,联合亲人,一起说服父亲,从而得到了宝贵的读书机会;

  17岁上小学,被许多人不看好、瞧不起,他却并不太在意,而是踏实做事,好好学习,用好成绩赢得大家的尊重;

  面对各种招生广告,他曾一度陷入“选择困难症”,当过兵,还报一所学校退一所,甚至脱产自学,但也能听进父亲的好建议,及时转变状态;

  在湖南一师,他分外地珍惜时间,心系社会,寻志立志,涉猎广泛,文体兼修,广结良师益友,生活丰富多彩,日子宝贵而充实;

  去北京北漂,他没有因为赴法留学而灰心丧气,没有因为只是当个图书馆的助理员就自惭形秽,而是继续认真用心的沉淀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能做的每一件事;

  回到长沙,他做自媒体,办《湘江评论》,响应五四运动,没有因为被张敬尧武断地查封而畏葸不前,没有因为被谭延闿“背刺”而苦闷不堪,而是通过不断探索,先破后立,终于找寻并走上了一条坚定的革命道路,在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毛泽东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最大的彰显。

  ……

  在奋斗的过程中,我相信,毛泽东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也会产生焦虑感,也会对未来感到茫然,但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他的这些偏负面的情绪,都是暂时的,他从不耽于此,也就更不用说什么精神内耗了。

  毛主席身上难能可贵的一点特质在于:

  困难越是大,阻力越是强,他越不轻易选择妥协投降,越是能坚持到底,总归为的是突破逆境,破局而出。

  总的来说,就三句话:

  踏实做、认真想、坚持住。

  这对我的启发很大。

  我想起自己,为什么曾一度容易陷入精神内耗之中?

  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之所以把“踏实做”放在第一位,不是说行动之前不加任何考虑。这其实是在告诉自己,不要耽于胡思乱想,而是以行动为先导,凡事一开始不要想得太多,应该先做起来,行动起来,如是,局面才有可能一点点打开。

  当我们的内心建立了“行动为先导”的意识,把自己落实到具体的场景、问题中去,你会发现,你所思考的种种问题,也往往是有条有理,而不是胡思乱想。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理清了想与做的关系,实际上也就理清知与行的关系,就在努力地贴合知行合一的状态。

  最终,就是要坚持住,让知与行的关系得到统一、巩固与强化,让自己在这个正向循环中,不断提升,最终收获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当我想到这,再结合毛主席的奋斗经历,我发现,所谓的精神内耗,很多时候,不过只是我为了让自己偷懒、让自己安逸的借口、幌子、无病呻吟罢了。

  人往往善于自我欺骗,但,如果一个人想在有限的一生中做成点事的话,就必须早日摆脱无谓的精神内耗,走上一条积极向上、切实奋斗的道路上来。

  正所谓: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