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诗,《南京一叶》——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
——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下简称《南京》)这首诗,以排山倒海之势,波澜壮阔之雄,雷霆万钧之力,包罗万象之功,大气磅礴之范,缔造了革命军事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的壮丽诗篇,把七律这种古典艺术形式演绎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精品中之精品,是剑胆琴心的意蕴之作,熔政治性、军事性、历史性、哲理性、文艺性为一炉。毫无疑问,它是历代七律体裁的“山高我为峰”之珍品。下文试析之。
政治性
毛主席是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政治家。他的诗词是他作为政治家一生的生动体现,具有独特的鲜明的政论性风格。《南京》,更是以无与伦比的气势,宣喻了他的政治纲领和理想。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内战,于1946年7月向解放区大举进攻。毛主席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经过艰苦斗争,于1947年7月,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大反攻,接着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当时的美蒋反动派一方面纠集残余兵力,妄图依靠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下江南;一方面又打着和平的旗子,制造烟幕,企图苟延残喘,卷土重来。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于1949年元旦,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诡计。1949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和李宗仁的南京政府和谈破裂,国民党反动派公然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毛主席立即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1日晨,我人民解放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敌人的长江防线,23日,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本诗是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主席得到南京解放发出的消息,有感写成的七律诗篇。
南京是当时国民党蒋介石的总统府所在地。南京的解放,意味着蒋家王朝的覆灭。正所谓:“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首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迈气概,它既是人民解放事业胜利的凯歌,又是继续进击“穷寇”的号角,它同时也宣布了一个伟大、崭新时代的到来。全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写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解放南京的伟大壮举,抒发了激昂、喜悦的情绪。后四句抒写乘胜追击敌人、彻底砸碎旧世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理想。
首联:“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开首两句以“风雨”象征强大的人民解放军,“苍黄”一词,充分说明我人民解放军行动迅猛,势如破竹,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人们心中引起强烈震撼。“百万雄师”句中的“百万”和“雄狮”,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一个“过”字则展示了我百万雄师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军威。这两句诗突出了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群体形象,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胜利进军,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以及无数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前途,不正是“钟山风雨起苍黄”这一天吗?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能不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