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为着绝大多数受苦的人——读《毛泽东精神》

2022-02-24 2797 1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最近,开始读刘振起教授写的《毛泽东精神》这本书。我是从一个微信群里看到刘振起教授的一位博士生的夫人写的读这本书的体会,才想到应该买一本来读。这位博士生的夫人对刘振起教授的这本书极尽赞扬,且情真意切,所以激发起我也要读这本书的欲望。

2.jpg

  不过只是刚开始读,还没有读完。但有些内容开始让我产生了一些想法。书中总结了毛主席的十种精神。其中包括:大善、平等、报国、民本、斗争、合作、开放、学者、修身和平民等多种精神。

  这应该是刘教授在多年研究毛主席的过程中,根据所掌握的大量资料所归纳或者概括出来的。其中有些内容可能有所重叠,但这也无关紧要。

  只是从这些目录中所列举的毛泽东精神,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刘教授所概括出来的毛泽东精神,在古老璀璨的中华文明中都能找到其根源。当然,根源还不是后来的源流,正如滔滔江水的源头并不直接等于江水的全部。但是源头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刘教授所提到的毛泽东的大善精神,让我想起《三字经》中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我个人的感觉。这句话是根据中华文明中的普遍意识而说出来的。与人为善,确实是大多数中国人最重要的品性。对于西方文明,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以及我们对西方历史有限的了解来说,西方文明是不是也有性本善的观念,似乎是有些疑问的。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开始流行的《格林童话》,在经过后人的改编之前,里面的故事都是很让人恐怖的。这样的恐怖在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是不多见的。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对外开始进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统治期间,更不见有什么大善的行为。那种野蛮、凶恶、残暴都是令人发指的。在亚洲,与西方资产阶级同样性格与品性的就是日本了。

  毛泽东的大善不是佛教中各类菩萨的那种所谓普天之下的慈悲为怀。毛主席的大善就是为着绝大多数受苦的人,贫穷的人,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在毛主席的一生中,他的事业,他的工作,他的使命,都是为着这样一些人而努力而奋斗的。

  在《毛泽东精神》一书中,刘教授提到毛主席在参加革命之前,对乡里邻人的很多热情帮助,都无不表现出毛主席的善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其母亲的深刻影响。然而,在毛主席直接参加了革命之后,这样的对普通人民的善心并没有消失,而且更是把这种善同时还转化为在革命中为了实现全中国人民的独立、自由和解放的大善。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要加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首先是为了中国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国防体系,必须要完成的一个紧迫的伟大事业。由于中国太穷了,根本没有多少积累,所以不得不从农业来征收农业税来实现有限资金的积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农民负担了国家很大的重任。有人就指责毛主席,说他没有施仁政。毛主席回答说,你说的都是小仁政。在毛主席看来,小仁政并不是真正的仁政。小仁政只是小道理,而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只有国家发展了,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工业体系,国家安全就有了充分的保证。这才是真正的大仁政,也是应该服从的大道理。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