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教员在视察深圳时说了什么


  有作者撰文说,“1956年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以联合入侵埃及欲重新控制苏伊士运动,但美苏表示反对,最后以英法以三国从运河区撤退结束。),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危机。此时,毛主席正在广东省视察。他站在当时叫蛇口,也就是如今叫深圳的那个小渔村(引者注:其实当时深圳并不是小渔村),对当时中南局的负责人陶铸说,现在资本主义正在发生危机,可不可以把香港闲置的资金吸引过来一些发展我们自己呀?让他们到这里来投资嘛!你给中央打个报告。陶铸同志点点头。这可能是新中最早的开放动议了。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毛主席的这个极具前瞻性的设想,没有得到实施。”

  注意,这个作者可能搞错了时间,毛主席视察深圳是1956年5月底的事,而第二次中东战争是1956年10月29日才爆发。埃及(当时和叙利亚一起称阿联)和英法之间关于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争夺,开始于当年7月埃及把运河收归国有。

  作者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是毛主席最先动议吸引香港那边的“闲置资金”,即今天的所谓引进外资。

  实际上,并非如此。

  请看《毛泽东年谱》关于此事的记录。

  1956年5月28日,“在汇报到港澳华侨投资问题时,毛泽东说:要有更积极的政策,港澳华侨拿外汇来外汇走,这是合理的,这对我们并无所损,就是作为存款性质吧,在一定期限内,例如一年,他们可以拿外汇来,一年后随时可以拿外汇走。这样就可以来来往往。但有一条,钱怎么用他们不要去管,由国家计划使用。股息多少、股息给不给外汇,这个问题可以研究。要针对港澳华侨的顾忌,想办法争取利用这一大笔外汇。”

  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毛主席强调“就是作为存款性质吧,在一定期限内,例如一年,他们可以拿外汇来,一年后随时可以拿外汇走”。

  毛主席说得很明白,说这种吸引港澳投资,是一种存款性质,是合理的。

  注意,这只是“存款”,不是今天所说的“引进外资”:不需要为他们兑换成人民币,他们也成不了中国市场上的资本家。

  存款,和引进外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不为他们兑换成人民币。

  现在,我们的引进外资政策,外国人、华人华侨在中国国内投资,国家要给他们兑换成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当然成了他们的钱,在中国市场上他们的钱怎么使用当然他们说得算。但主席所说的吸引港澳华人华侨的钱,仅仅是“存款”,并不为他们兑换成人民币交给他们在中国市场上使用。

  如果港澳华人侨来华投资只是存在中国银行账户上,就是说,中国银行就不会给这些华人华侨兑换成人民币,他们手上就没有人民币,当然也无法在国内开展经济活动。他们就不是资本家,不是投资者,而仅仅是把钱存在了中国银行的账户上,供中国政府计划使用。这样的华人华侨,我们当然说他们是爱国的,他们的存款,并不影响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相反增加了我们的外汇,在当时人民币在对外贸中没有结算权的情况下,有利于我们发展对外贸易。很好。

查看余下4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热门评论
很清楚,主席是货币主权在手,引进外汇;后来是引进外资,放弃货币主权,这就相当于卖国了。
0条回复
有些人就是想在中国大陆也走所谓资本主义普世之路。什么叫‘香港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50年之后也没有变的必要’?
1条回复
小小寰球这有人就是非傻即坏的典型!
2年前•山西省   470回复
毛主席是精通货币的,毛主席当年在深圳的指示,坚持了中国的货币主权。而今天的引进外资,放弃了中国货币主权,即放弃了发行权,把发行数量、发行对象、发行领域、发行方式、发行时机的决定权,交给了外资。
  所以,不要把今天的引进外资,说成是毛主席当年的意思。相反,毛主席当年是坚决反对“引进外资”的。毛主席也并没有前瞻到今天的“引进外资”。
0条回复
过去的侨汇。
1条回复
时间北京这是真相。但是没有说清楚。
这些钱也会由华侨在家乡的父母兄弟姊妹亲朋好友们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流通买卖商品补贴家用,但不容许所谓的“投资”和变相投资。
2年前•北京市   260回复
为了抹黑毛爷爷,无所不用其极!
0条回复
大开眼界,心服口服。谁还不懂?一定是猪!
0条回复
中美国用不着央行。
0条回复
就从毛说的几句话,就看出今天所谓的经济专家只不过是滥竽充、骗吃骗喝而且。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4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