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晴:伟大的社会主义情怀——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
什么是社会主义?大凡受过毛泽东思想哺育的人们都很明白,真正的共产党人更不含糊,因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社会主义理念十分清楚,既有理论阐明,又有实践注解。令人意外的是,当“彻底否定”和“解放思想”之后,有很多人却对何谓“社会主义”犯上了糊涂;再经几十年高唱“中国特色”和“改革开放”,持有这种“不清楚”的人们却越来越多,甚而相当多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也在含糊其词。这就不可等闲视之了!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发出郑重提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在为民族复兴而推进现代化的征程中,如果党的执政队伍与实践主体中相当多人,还是抱着“姓资姓社不争论”的态度以及“搞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的认知,那就难免要犯偏离方向的“颠覆性错误”。说白了,这是不讲政治的表现,至少是理论上的不清醒!值此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之际,仅从“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视角,重温伟大领袖的社会主义情怀,以期抛砖引玉,还人们一个正本清源的社会主义“清楚”。
当新中国正如一轮朝日喷薄欲出的时候,毛主席就在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其政治统领的显著特色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与对敌人实行专政,其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是“人民当家作主”。无论是在建国后的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还是1956年后的社会主义初创时期,毛主席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视为社会主义最高原则,反复强调、不断探索,使之坚决落到实处,并为捍卫和实施这一最高原则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这是毛主席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设计的伟大清醒,也是他科学社会主义理想追求的终极情怀。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保障
——必须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制度,确保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在国家权力运行中的主人翁地位。
毛主席心目中的“人民”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十分具体的,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划分。他对人民的真挚热爱、相信、依靠和领导,始终基于对中国国情民心的实际把握上。这种实际把握,来自于经常性的深入民众调查研究,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有伟大领袖与人民群众倾心交谈的故事。为了更为真实地摸清民情民意,他还时常吩咐身边的警卫战士利用探亲之机,回乡实地调查,并将了解的情况向他如实汇报。因此,他对中国社会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生产情绪,以及广大群众对现行政策的意见要求,总是了如指掌、胸中有数。把全国人民尤其是底层群众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时刻挂在心上。这是他心系人民的伟大品格,也是他把人民当作国家“主人”、视为自己“上帝”的终生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