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芃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1961年毛泽东对调查研究提出的明确要求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重视调查研究贯穿于我们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是我们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不小的困难。毛泽东意识到过去一段时间党的认识和政策存在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头脑“冷得不够,热得多了一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情。1961年初,毛泽东多次号召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好传统、好作风,并要求全党把1961年搞成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的明确要求,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导。
一、情况明:亲自下到基层,深入群众,系统调研,做到情况了然于胸
毛泽东明确指出:“情况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情况不明,政策就不正确,决心就不大,方法也不对头。”他以医生看病和打仗为例说明搞清情况的必要性,指出:“医生看病是先诊断,中医叫望、闻、问、切,就是先搞清病情,然后处方。我们打仗首先要搞侦察,侦察敌情、地形,判断情况,然后下决心,部署队伍、后勤等等。”不了解情况或者对于情况了解得不够,都无法有效开展工作。那么,如何做到“情况明”呢?分析毛泽东这一时期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述,可以发现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到基层了解情况
“情况明”的主体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正确制定党的方针政策和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过程中,毛泽东反复强调这一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际。
在1961年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但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对实际情况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做大了,我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很少了。今年要做一点,这个会开完,我想去一个地方,做点调查研究工作。不然,对实际情况就不摸底。”3月13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中央中南局、西南局、华东局负责人和这三个地区所属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南三区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我们了解情况主要不靠报表,也不能靠逐级的报告,要亲自了解基层的情况。”3月23日,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信中指出:一些缺点错误“之所以发生,根本上是由于许多领导人员放松了在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进行得很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工作”。信中要求:“县级以上党委的领导人员,首先是第一书记”,要把“亲身进行有系统的典型调查”,“当做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些都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亲身下到一线,亲自弄明情况,更好解决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鼓励各级领导干部作调查,毛泽东还为一些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列举了一些农村地区的关键问题以供调查研究参考,并希望他们在做完调查研究后,写信把情况告诉他:“和我随时通信。信随便写,不拘形迹”,“我准给你们写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