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须:毛泽东对我国国防现代化的战略谋划和实践
【摘要】在指导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我国的武装力量、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设施、国防体制和国防管理等进行了系统的谋划,提出了关于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毛泽东对我国国防现代化的战略谋划主要体现在:适应国家安全环境变化,调整国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以国家现代化建设一体发展的方针,夯实国防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以军队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加速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以发展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为依托,掌握国防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主动权;以国防尖端科技发展为先导,引领国防现代化全面建设发展的方向;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基点,结合基本国情,构筑军民结合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国防;坚持党中央统一领导,集中力量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高效发展。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在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间,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指导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我国的武装力量、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设施、国防体制和国防管理等进行了系统的谋划,提出了关于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这些战略是毛泽东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缅怀毛泽东在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丰功伟绩,深入全面解析毛泽东国防现代化战略思想的科学构成、内在联系及历史背景,对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健康、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适应国家安全环境变化,调整国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世界局势急剧变化的时期。毛泽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放到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大势中考虑和谋划,把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作为重要任务。
一边保卫国家,一边建设国防。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百废待兴的国家现状,毛泽东把建设足以有效抵抗外来侵略的强大国防,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的重要手段。1949年10月20日,毛泽东在人民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现在我们的海岸线要开始建设,这个事情很重要。”[1] 1950年1月1日,他提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2] 他把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加强建设和保卫国家,要努力争取创造条件,一旦具备了条件,就要加以实施。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周边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毛泽东在研判国内外形势后,认为必须参战,不参战损害极大。参战对中国、朝鲜,甚至对东方、世界都极为有利;否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我国东北地区更不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