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评点项羽:不是政治家,但要学他的英雄气节

2023-08-01 1222 0
作者: 赵丛浩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首《垓下歌》流传千古,道尽了英雄穷途的悲凉与凄婉。其作者正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名籍,字羽,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在秦末战争中,项羽逐步掌握了楚国最高权力。群雄起义灭秦后,他与刘邦分别领导楚、汉两大集团,进行了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最终失败、自刎而死。从破釜沉舟,到雄冠天下,从衣锦还乡,到无颜东渡,项羽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大起大落,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相辉映,引发后人无数遐思。

  毛泽东熟读中国历史,曾说:“吾人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他对项羽这位集悲剧性与传奇性于一身的人物多有论及,但并非就事论事、言尽于史,而是以政治家、战略家的视角,通联古今、有的放矢,作出了寓教于史的独到评价。

  一、盖棺定论:“项王非政治家”

  秦朝末年,秦军四处镇压汹涌的反秦浪潮。在击败楚军,斩杀其首领项梁后,秦军认为楚国已不足为虑,就挥师北上围攻赵国。为了灭秦救赵,楚怀王令刘邦西进关中,直捣秦王朝腹心,又令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如此部署,原因之一在于楚怀王采纳了军中老将的意见:“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其核心思想是灭秦的根本在于争取关中秦地的人心,而项羽残暴好杀,与此相违背。

  毛泽东在阅读《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这段记载时,写下批注:“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对项羽和刘邦的政治才能作出了对比和定论。

  那么,何为政治?毛泽东曾有一个高度概括的回答:“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2年第6期。)以此观之,项羽在政治上显然是不及格的。

  第一,缺乏政治敏感性,不辨敌友。在救赵之战中,项羽斩杀逡巡不前的宋义,率领楚军在巨鹿大破秦军主力。战后,各路诸侯将领拜见项羽,“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此在事实上成为反秦武装的盟主。但是项羽并没有认识到政治形势的变化,依然将灭秦而非平定天下作为主要任务,更没有思考“谁是他的敌人,谁是他的朋友”这一关键问题。因此,项羽也就没有意识到刘邦已经由反秦的盟友转变为争夺天下的最主要的对手,更没有团结一切可能的力量去限制、打击刘邦。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