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眼中的毛泽东
“除了戴高乐以外,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像毛泽东这样具有如此高度集中、又不加掩饰意志力的世界级领袖人物。”——基辛格
1972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同国会的领袖们进行完简短的告别会见后,就匆匆地来到了停在白宫草坪上的直升飞机前,尼克松就要开始他的访华旅行了。一切都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子。中美两国隔着太平洋遥遥相望,相距有1.2万英里。
2月21日,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飞抵北京的上空时,正巧是太阳冲出厚厚的云层照射到大地上。在11点27分,飞机平稳地停在首都机场的候机楼前。舱门打开了,尼克松和穿红外衣的夫人走了出来。周恩来站在舷梯脚前,穿着一件厚厚的大衣在寒风中不戴帽子。当尼克松走下舷梯台阶时就伸出手来向周恩来走去……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也同时向全世界宣告: 一个时代结束了,而另一个时代又开始了!
周恩来与尼克松紧握的手轻轻地摇晃着。周恩来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中美两国的博弈,终于在“15年谈136次”的僵局下给冲破啦!
毛泽东虽然没去机场迎接,但毛泽东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是付出了智慧与心血,一切都是在毛泽东正确领导下进行的。在日本名古屋的第31届世乒锦标赛期间,应美国乒乓球队向中方提出访问中国的请求,经毛泽东特批,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在结束日本名古屋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到中国来访问。“小球推动大球”,不但是中美两国体育史上的盛事,也是中美两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国际政治盛事。
对毛泽东在中美两国建交的精心策划与安排,基辛格博士他是深有体会的。从基辛格随同尼克松总统一起走入毛泽东中南海书房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基辛格后来回忆道:“来访者一进入房间,毛泽东就从沙发上站起来……他(毛泽东)朝尼克松伸出手,尼克松也朝他伸出手。来自两个世界的头面人物紧紧地握手了,尼克松将左手也搭了上去握着,毛主席也将左手搭上握着,俩人都笑了,两个人的四只手相叠在一起握了好一会儿,大大超过了正常礼节的握手时间。”
在经过半个多月后基辛格结束中美两国的外交之行,回到他白宫自己的办公室里,当他再细心地去研究毛泽东和尼克松的这次谈话的记录时,就发现毛泽东在这次谈话中实际上已经把后来在上海发表的公报勾画出来了。基辛格注意到,公报里的每一个段落,在毛泽东和尼克松的谈话中都有一句相应的话。怪不得在那以后一个星期的谈判中,所有的中方人员,尤其是周恩来,都反复地引述毛泽东谈话中的主要内容。也包括在毛泽东会晤尼克松以后的数小时之内,中国就向外界新闻媒体提供了面带微笑的毛泽东和咧着大嘴微笑的尼克松会见的新闻照片和电影。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