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学习毛泽东同志《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札记
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3月30日在中央学习组的讲话。
拙作《非常抉择——“北出陕甘”的前前后后》节选连载后,很多朋友留言支持,或者表达看法和意见,笔者无法一一回复,抱歉之至。收集到笔者这儿的很多看法和意见,涉及党史学习和研究的很多方面。笔者觉得,毛泽东同志有一篇《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文章可供学习和参照。
毛泽东同志把研究党史的目的和对象说得非常清楚:“我们怎样研究呢?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我们要用这样的研究来使我们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
简言之,研究党史是为现实任务和现实斗争服务的,为的是“使我们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研究的对象是整个过程、是全部、是整体,是“路线和政策”,而不仅仅是个别的细节。
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研究中共党史的方法:“通俗地讲,我想把它叫作‘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
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现如今很多学者挂在嘴边的“比较史学”。
毛泽东同志继续对“中外法”作出了更为周延和全面的诠释:
……“中外法”。中国是“中”,外国是“外”。借用这个意思,也可以说,辛亥革命是“中”,清朝政府是“外”;五四运动是“中”,段棋瑞、曹汝霖是“外”;北伐是“中”,北洋军阀是“外”;内战时期,共产党是“中”,国民党是“外”。如果不把“外”弄清楚,对于“中”也就不容易弄清楚。世界上没有这方面,也就没有那方面。所以有一个“古今”,还有一个“中外”。辛亥革命以来,五四运动、大革命、内战、抗战,这是“古今”。中国的共产党、国民党,农民、地主,工人、资本家和世界上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等等,这就是“中外”。我想,为了有系统地研究中共党史,将来需要编两种材料,一种是党内的,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种是党外的,包括帝国主义、地主、资产阶级等。两种材料都按照年月先后编排。两种材料对照起来研究,这就叫做“古今中外法”,也就是历史主义的方法。
他还举例说明了这种方法:
如果不把国民党在“九一八”以后还是继续打共产党不去打日本这些情形讲一讲,我们反对国民党就显得没有道理、没有根据。抗战是国共合作大家抗日,国民党发表了许多文件,共产党也发表了许多文件。国民党的抗日文件有些是好的,但是它又要反共。我们自己的文件要看,国民党的文件也要看。国民党的好的文件要看,反共的文件也要看。如果不看这些材料,就不了解反对国民党反共的根据。
——这样做,会不会犯“私自阅看有严重政治问题的网络文本”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