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之:沧海横流,坚守初心——深切怀念魏巍同志
每一时代,都有展示时代精神的流行话语。“告别革命”大潮中,风行用“黑色眼睛”看红色岁月。时代精神在变,在全民抗疫中,“还是社会主义好”、“公有制”、“核心力量”、“人民战争”等淡出多年的“陈旧”话语,猝不及防的复活起来。纪念魏巍同志百年诞辰,不由想起郭沫若的名句:“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是的,我想没有比这更贴切的现成话语论定这位坚守初心的老战士了。
怀念魏老,百感交集,千言万语不吐不快,却又欲说还休——难得一“吐”,“快”又何易!
魏老生前身后,从“沧海横流”,到“初心”萌醒,置于四十年的时代风云曲折变幻中,方能读出这位共产主义老战士“坚守”的意义。
“不忘初心”,已成表达时代诉求的一个口号,令人欣慰。然而,“初心”为何,理解各异。追本溯源,还是《共产党宣言》讲得最经典:“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然而,在魏巍艰难呐喊的年代,在主流经济学“跟着美国的都富了”的设计下,公有制成了 “大锅饭铁饭碗”的同义语,资本富豪华丽转身成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部分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消灭私有制”已经为“人间正道私有化”所取代,公有制的“完善”深化为“产权明晰”,由“一包就灵”、“一股就灵”、MBO到“快卖卖光”。经历冠状病毒劫难,国人高唱凯歌之际也有后怕:回视多年如火如荼医疗改革,如果连医院幼儿园中小学都“快卖卖光”,如果那些扶摇直上的政治明星继续“断腕”,如果医疗卫生果真成为莆田系的一统天下,不真的“不改革死路一条”了吗!
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魏巍与他的战友们创办了《中流》和《真理与追求》,为坚守初心发出呐喊。 从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到深入的理论思考,都勇于说出真话。自然,在强势喧嚣中,这微弱呼喊不过如鲁迅说的:“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然虽然弱势,因为背后站着日益觉醒的大众,所以影响愈来愈大,终于无疾而终。他个人,也尝到了“言论自由”的滋味。
在社会急剧的“转型接轨”中,魏巍成了绊脚石,真是千夫所指,“最可爱的人”,成了“最可恨的人”。
“转型接轨”的时代大潮中,中国文学应如何定位?
文学家的魏巍,必须置于这一坐标中审视。
“文化专制”、“解冻”、“春天”、“自由”、“人性解放”、等等等等,充斥文坛令人眼花缭乱。正如鲁迅当年所体会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透彻,一碰到这面照妖镜,华丽炫目泡沫立即破灭:无非是什么上层建筑为什么经济基础服务!颠覆旧基础,建设新基础,最当红的作家和最权威的经济学家说得明白无误,叫“补课”,叫“人间正道私有化”,从开拓造势到论证巩固,始终离不开它自己的文学艺术——其历史使命不过如此。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